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8年04月16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長白山浮現神秘穿孔石器
專家認定系早期人類樂器 
    【中新社長春4月9日電】(柴家權)由長白山管委會池南區組織的鑒定專家組9日正式對外發佈意見指出,在長白山池南區錦江河口處採集到的穿孔石器被命名為「長白山石磬」,系長 白山早期人類擊打樂器。這一發現,對保護、傳承、挖掘、研究長白山歷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2014年,吉林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張福有在長白山南坡調查松花江上游歷史文化資源時,于長白山池南區女真祖源之地的訥殷古城附近發現一件舊石器時代的石制手斧,經鑒定,距今約有5萬年。
  2016年,張福有與長白山池南區委書記曹樹清又一次來到訥殷古城附近的石制手斧發現地,採集到一塊穿孔石器。他們認為,該石器表面有磨制痕跡,應是人工所為,不是自然形成,很有可能是古代時期的石器。
  經過對古城周邊地區的尋找調查,二人在長白山池南區訥殷古城內發現大量石碓,並在此採集到了2-5號「長白山石磬」。
  「之所以認為它是石磬,主要原因是它表面有打擊和懸掛的痕跡,在《全唐文》中曾有這樣的記載:石磬長懸,洪鐘不著。說明石磬在古代即有懸掛和打擊的使用特徵。」張福有說。
  近日,長白山管委會池南區組織權威專家對這些採集自該區訥殷古城附近的穿孔石器進行鑒定。
  專家組通過討論評鑒形成統一意見:長白山石磬1號,是長白山早期人類擊打樂器,從結構、形態到音色,符合石磬的形態和敲擊產生悅耳共鳴的基本特徵。長白山石磬2號、3號、4號、5號,推測為「長白山石磬」的早期形態,可能用於在祭祀、樂舞活動中擊打節奏,也不排除其他功用。
  專家組表示,長白山石磬的發現,為研究石磬的起源及薩滿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見證,對研究長白山歷史、文化具有重大意義。長白山訥殷部落研究專家程偉光表示,能够在長白山池南區採集到這些穿孔石器絕非偶然。「這個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女真民族的聚居處,人口最多時達到十萬人。我認為長白山石磬應是當時女真民族的薩滿教在祭祀時使用到的一種樂器。」
  據介紹,石磬是中國古老的石制打擊樂器,歷史非常悠久。在遠古社會,當時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後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由此逐漸演變出打擊樂器——磬。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