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8年05月23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雲南小屯村堅守的原始面具戲揚名中外
 
  【新華社昆明5月19日電】(記者岳冉冉)若不是因為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千里走單騎》,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陽宗鎮小屯村的村民不會知道,祖上傳下來的關索戲還能揚名中外。
  在這部由日本影星高倉健主演的電影中,高倉健克服重重困難,從日本來到雲南,為的是給絕症兒子拍攝面具戲,而這個面具戲正是「關索戲」。
  小屯村,一個雲南常見的山區村莊,坐落在梁王山腳、陽宗海岸。5月的小屯村沐浴在明媚陽光中,地裏滿是掐得出水的豆尖和苦菜。平日,這裡的村民靠種田為生,每到農曆正月,全村776人中的36人就會自發組成一個劇團,演一種僅在小屯村流行的民間戲——關索戲。
  關索戲屬於原始宗教劇種「儺戲」中的一種,以關羽的三兒子關索的名字命名,只演三國時期的蜀漢英雄故事,主要人物有劉備、關羽、張飛等20人,加上馬童、龍套、鑼鼓手等共有36人。常演劇目有《點將》《三英戰呂布》《三請孔明》等。表演不設舞臺、不化粧,只要戴上面具、穿上戲服、拿上兵器、邊唱邊舞,唱腔使用陽宗本地方言。
  進入村子,問起哪裏可以看關索戲,一位正要出村的大媽主動帶路——「就在靈峰寺裏」。
  小屯村靈峰寺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寺裏供奉著關索、五顯靈官等神像。平日,這裡是劇團成員演出前後祭祀、排練、保管服裝和道具的地方。
  「關索戲在中國,目前僅在小屯村有,別無分店。」51歲的周汝文一邊說,一邊打開了靈峰寺的門鎖,他是村裏唯一一位關索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我們36個人共有8個姓,按祖輩的傳承習俗,關索戲傳男不傳女,一戶人家世代只能演一個角色。我家演張飛,一生只能演張飛,到了演不動時,兒子接班。」周汝文點上了一根煙,「我有時候回到家都還沒有齣戲,性格里或多或少也帶上了張飛的暴脾氣。」
  小屯村每年在除夕過後,就要把關索戲拿出來玩上一玩,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把整個春節玩得熱火朝天,也從古代玩到了今天。
  「我小時候,關索戲玩得比現在過年還熱鬧。」79歲的周庭義回憶,那時候娛樂活動少,也沒有電視,過年大家最大的盼頭就是關索戲。
  十幾年前,因為《千里走單騎》的熱映,來村裏看戲的遊客、記者、專家非常多,現在陸續仍有。
  「2010年有一個叫卜婭莉的法國姑娘來到這,看我們排練演出、給我們拍照、寫畢業論文,在村裏住了三年,離開時都能用方言和我們交流了。」周汝文頓了頓,「也許這輩子都不會見著她了,但她會把關索戲介紹到法國。」
  2011年,關索戲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教授評價:關索戲是戲劇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關索戲就像布袋中的錐子,一不留神就會露出尖尖的鋒芒,它那連接人與神的面具和唱腔充滿了原始美,遲早會令世人側目。」關索戲研究學者、澄江縣文聯副主席阮學才說。
  關索戲原有劇本120多部,可惜都遺失或被毀了。1997年,還未離世的關索戲老演員根據回憶默錄了45個劇本,這些劇本已整理彙編出版。
  近年來,澄江縣一直在為搶救、保護關索戲而努力著。過去只有春節才演的關索戲,如今在每年立夏節也會上演,從村裏演到縣裏,讓更多人有機會一睹關索戲真容。縣裏還編輯出版了多本關索戲的研究書籍和音像資料,並為小屯村的4位優秀演員申報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在,傳承人們都開始廣納賢徒了。
  「我們36個人的平均年齡是45歲,我特別希望有年輕人來學關索戲。」在周汝文看來,老祖宗的規矩要「守」也要「破」,如果想要傳承,就需要注入更多的外來血液。「關索戲絕不能只是博物館的展覽品,更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中失傳。」記者離開小屯村時,周汝文4歲的小孫子正跟著他練習張飛的唱白,雖吐字還不太清晰,但當孩子隨著旋律比劃出張飛捋鬍鬚的手勢時,周汝文的眼睛笑眯成了一條縫。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