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聞
香港電影院重開
至少有八部影片上映
【香港中通社2月16日電】(記者 李焯龍)16日,正處“寒冬”的香港電影院獲特區政府批准,2月18日起恢復有限度運作,至少8部影片已準備上映。但業內人士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分析,香港出現“報復性”觀影的機會較微,但可讓影院業界獲得“吊鹽水”(暫時延長生命)的機會。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從去年3月開始,香港影院曾三度停業,最近一次停業是從去年12月2日開始。三度停業,橫跨了多個黃金檔期——復活節、暑假、聖誕節、農曆新年等,全港電影院經歷170天“零收入”。如今,香港影院終迎來復業曙光。
16日,香港特區政府宣佈有條件放寬社交距離限制,電影院等公眾娛樂場所將在2月18日起(正月初七)恢復有限度的運作。
據業內人士介紹,影院業界早已為重開做好準備,並制定了12項措施,包括限制座位數目;同一行座椅中,不可有連續多於4張座椅被佔用;員工、觀眾必須配戴口罩;為員工、觀眾量度體溫;影院內不准飲食;每一影院在放映後須進行清潔和消毒;加長間場時間,以便有足夠時間進行清潔和消毒;張貼“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二維碼,並呼籲入場人士掃瞄二維碼;員工需定期作檢測;加強巡查確保觀眾遵守規則等。
電影上映方面,影院重開後,“縮小版”春節檔將包括香港電影《拆彈專家2》《狂舞派3》《逃獄兄弟》;內地電影《唐人街探案3》;好萊塢大片《神奇女俠1984》(Wonder Woman 1984)、《怪物獵人》(Monster Hunter,港譯《魔物獵人》);動畫片《心靈奇旅》(Soul,港譯《靈魂奇遇記》)、《蠟筆小新:激戰!塗鴉王國與差不多四勇者》等,至少8部影片上映。
在闊別影迷兩個多月后,“進影院看電影”的日子終於要回來了,但在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田啟文看來,香港出現“報復性”觀影的機會較微。
“締造‘報復性’的空間不足。”田啟文指出,首先,香港影院現在屬“有限度”重開,不會開放全院座位,並須嚴守各項防疫措施,難以做到“全院滿座”。其次,準備上映的電影戲碼不足以引發“報復性”觀影。更重要的是,市民大眾已陸續上班,香港影院已錯過農曆新年的黃金檔期,即正月初一至初三。
香港電影協會主席洪祖星見證了香港電影的潮起潮落,興衰更替。2020年香港票房總收入僅5.37億港元,與過往每年平均約20億元的收入水平相比,差距甚遠。
“香港電影院這一年來真的好慘。”洪祖星說,停業期間,除了需要繼續繳交大額租金,還要照常發工資,疫情對影院業界的打擊不遜餐飲行業。因此,電影院獲准重開,絕對是好消息,可以讓電影院維持“吊鹽水”(暫時延長生命)狀態,保著員工“飯碗”(工作),但相信難以一下子“救回”電影院。
“電影院重開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田啟文說,接下來業界仍需思考吸引觀眾重新支持香港和華語電影的辦法,重新營造良好的觀影氛圍,讓整個行業迎來真正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