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
收藏本頁
星報首頁
昔日新聞
本地新聞
外電新聞
各項專版
共鳴專欄
娛樂資訊
賽狗專欄
廣告業務
報社簡介
澳門日記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10月31日
本地新聞
娛樂資訊
外電新聞
共鳴專版
賽狗專欄
澳門日誌
今日導讀
換錢黨刑事化生效 司警破首宗案件 兩漢涉不法匯兌被捕
氣象局料「康妮」影響本澳機會較低 下週季風增強轉涼有雨
當局指東望洋高樓無超限高
文化局枱曆慶祝申遺成功廿周年
岑浩輝今赴京接受中央任命
越女夥同鄉偷餐廳凍肉斷正
廉政公署招募廉潔義工隊成員
新城連接污水廠路段天橋竣工
50億人民幣國債成功在澳發行
十名優秀長者僱員獲嘉許
中總青委持續關懷癌症患者
澳門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開業 構建低碳產業新起點
澳娛綜合負責任博彩培訓和實習體驗 35名員工獲頒發證書
工聯赴閩出席書畫攝影聯展
新濠與認證科企舉行商業配對
悅榕庄身心靈擁抱日探索養生
教育會分享應用故事手法
蓮溪廟值理會辦華光聖尊遶境
陝澳女性法律工作者探討婦幼權益
青年領袖議政培訓第三階完成
保利美高梅博物館週六開館
一流音樂家參與「灣區音樂匯」彰顯粵港澳大灣區魅力
澳門舉辦內地優秀電影展 展映作品有《抓娃娃》《逆行人生》《追月》等
央視主持人 顧國寧病逝 年僅四十六歲
香港邵氏女星 李麗麗病逝 享年七十五歲
記錄第二次鴉片戰爭等事件 中國影像藏品亮相香港
浙江烏鎮戲劇節舉行 內容豐富青年競演外國劇
「東方氣韵」「閃耀」於珠寶世界
南京明城牆牆外「開花」牆亦香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70後」「80後」「90後」航天員齊聚中國空間站
王毅與芬蘭外長瓦爾托寧舉行會談 兩國要加強各領域互利合作推動中芬關係邁上高水平
王毅在京晤俄副外長魯登科 說中俄是全面戰略協作夥伴 兩國關係不受國際風雲變幻影響左右
中國與芬蘭發表聯合工作計劃 兩國雙邊合作將在更廣泛中歐關係框架內開展
廣州南沙至中山高速通車
中國增量也是世界經濟增量
拜登稱特朗普支持者是垃圾 特朗普回應:拜登不知自己說什麼
俄進行戰略核力量演習 五角大樓回應稱美不改變自身力量部署
中國10月樓市回溫 廣州深圳新房銷量大漲
沒有共鳴專版相關的項目!
沒有賽狗專欄相關的項目!
沒有澳門日誌相關的項目!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東方氣韵」「閃耀」於珠寶世界
【中新社上海10月7日電】(中新社記者 王笈)作為當代中國最重要的珠寶藝術家之一,陳世英的珠寶創作寄情於山水,將中國傳統文化、哲學和智慧融入作品之中,在國際珠寶設計界獨樹一幟。
7月3日至10月7日,“千年萬念:陳世英半世紀珠寶藝術”展覽在上海博物館東館舉辦,展出《悟禪知翠》《王者歸來》等200餘件藝術傑作,是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的陳世英個人藝術展。
“東方氣韵”何以“閃耀”於世界珠寶藝術之林?東西方珠寶界如何通過“中西合璧”共謀未來?近日,陳世英在上海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濃郁的東方氣韵、對傳統工藝的突破,在您的作品中屢見不鮮。您的代表作《悟禪知翠》也有此特點,在世界上聞名遐邇,如何解讀這件作品的“出圈”?
陳世英:“玉蟬”是我做雕刻學徒時遇到的第一個難題,經過40年的“修行”,終於完成了《悟禪知翠》。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蟬”和“玉”是共生的文化元素。“蟬”象徵高潔與重生,又與“禪”同音,有參禪悟道之意;“玉”象徵高尚的品德,有溫潤內斂的君子內涵。《悟禪知翠》中,蟬抱著一顆“帝王”翡翠,象徵對“君子之風”抱之愛之,表示一種境界的追求。
這件作品的蟬身是綠色的,象徵著平和的狀態;用鴿血紅寶石“點睛”,代表了世間所見一切皆是滾滾紅塵。如此搭配,寓意“塵俗之事需經智慧沉澱”。
蟬身的翡翠圓珠皆用“內格榫卯嵌接法”鑲嵌,切割形成榫與榫眼一樣的鑿枘,令圓珠無需爪腳也能緊扣蟬身。此方法是從中國明式傢具工藝及叠羅漢雜技中得到的啟發。
為了追求“薄如蟬翼”的視覺效果,我還鑽研起翡翠切割潤光專利技術。正常情況下,翡翠被切割成蟬翼一般薄時,顔色勢必會淡化,因此要找出光進入翡翠的“關鍵角度”,通過光的加速遊走,使翡翠的顔色相互輝映,“叠加”出更濃厚的綠意。
2012年,當《悟禪知翠》首次出現在法國巴黎大皇宮時,一位觀展的觀眾問我:“這裡的展商都有悠久的歷史或強有力的背景,你有什麼?”我立刻回答:“我有五千年!”因為我的作品表達的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底蘊。
生於斯、長於斯,我的心與神是中國文化孕育出來的。我用現代工藝造就起作品的“骨架”,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賦予它們靈魂。 中新社記者:本次展覽的“C位”作品《王者歸來》已入藏上海博物館,體現了您對“中西合璧”理念的踐行。“中西合璧”緣何成為您的重要設計理念?
陳世英:《王者歸來》確實是“中西合璧”的。羊脂白玉上的鳳凰圖騰,是用中國戰國時期的玉雕工藝雕刻而成的;與羊脂白玉相鄰的是西方繪畫中的“繁星點點”——鑽石以一種充滿流動感的軌跡排布,仿若梵高畫作中“旋轉”的星星。
白玉溫潤、謙和,令人思古;鑽石璀璨、絢麗,充滿力量。一靜一動構成對比,恰似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調和”觀念。
珠寶設計師總在探索萬物的不同。珠寶的“陰陽”,可以是冷與熱、藍與紅、靜與動、非透明與透明,也可以是玉的溫潤與鑽石的璀璨。珠寶的“陰陽調和”,是在不同的狀態之間尋找到平衡點與力量感。穿梭於平靜與活力、內斂與奔放的精神狀態之間,已經成為我的創作常態。
得益於成長環境,在我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東方意蘊”與“西方光芒”的交織。20世紀70年代,我先是扎實打好了中國傳統雕刻技藝的底子;後來游學歐洲,受到西方當代藝術不同流派的影響;直到今天,對萬物的好奇心仍“催促”著我不停從跨界中獲取養分,將創作推向極緻。
以上種種,成就了我當下自由無羈、無問東西的珠寶藝術風格。
中新社記者:東西方對珠寶的理解和詮釋有何不同?東西方珠寶界如何通過“中西合璧”共謀未來?
陳世英:西方珠寶設計,講究設計圖紙和創作意念;而中國的珠寶工匠很多是雕刻學徒“出身”,會不停地跟物料進行溝通。
剛開始當學徒時,我經常雕刻孔雀石、翡翠等。孔雀石是不透明的,有很多紋路,雕刻時要避開一些紋路,才能達到完美的狀態;而翡翠是半透明的,雕刻得太薄或太厚,都無法達到溫潤的狀態,所以要和光“對話”。
東方玉石工藝與西方寶石工藝有很大的區別,想要將兩者完美融合,珠寶設計師必須對二者都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東西方珠寶設計也呈現出不同的流行風格,比如兩者對“龍”的演繹就大相徑庭。
今天,東西方珠寶界對彼此的文化都很感興趣。在西方,許多珠寶設計師表現出對中國文化的嚮往,研究東方的雕刻工藝和創作理念;一些知名珠寶、手錶品牌已經在嘗試模仿中國吉祥圖騰和十二生蕭文化。在東方,也有許多珠寶設計師以希臘神話等西方題材為靈感進行創作。
對於卓越的珠寶工匠而言,應當掌握如寶石學、結構學、人類學、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知識,才能將珠寶的精華呈現出來。對於東西方珠寶界來說,眼下不僅要“中西合璧”,還要盡可能地去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工具和技術,以解決在珠寶創作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如此才能設計出更具內涵深度的作品,走出珠寶設計行業的未來。
中新社記者:您對中國珠寶市場的發展有何感觸?
陳世英: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香港的珠寶製造業正處於蓬勃期,是當時香港的經濟支柱之一。而在中國內地,14年前我第一次到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辦展覽時,觀眾對珠寶還不太理解,覺得這不是他們所熟悉的黃金首飾或玉雕作品。
但是14年後的今天,當我在上海舉辦個人藝術展時,明顯感受到觀眾對珠寶的認知增長幅度特別大。他們變得很“懂經”,甚至對作品的材料一清二楚。
我認為這與近年來國際珠寶品牌對中國市場投入大量資源有關。國內的珠寶推廣活動、博物館相關展覽越來越多,使得公眾對珠寶背後的文化內涵產生了興趣,對珠寶的鑒賞能力隨之快速提昇。
寶石是大自然贈予人類的禮物。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生命體,需要經歷耐心細緻的“對話”,才會被徹底“喚醒”,成為可穿戴的藝術品。對於創作者而言,珠寶是文化內涵的表達途徑;對於收藏者而言,珠寶是生活的昇華和生命的傳承。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換錢黨刑事化生效 司警破首宗案件 兩漢涉不法匯兌被捕
氣象局料「康妮」影響本澳機會較低 下週季風增強轉涼有雨
當局指東望洋高樓無超限高
澳門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開業 構建低碳產業新起點
澳娛綜合負責任博彩培訓和實習體驗 35名員工獲頒發證書
一流音樂家參與「灣區音樂匯」彰顯粵港澳大灣區魅力
澳門舉辦內地優秀電影展 展映作品有《抓娃娃》《逆行人生》《追月》等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70後」「80後」「90後」航天員齊聚中國空間站
王毅與芬蘭外長瓦爾托寧舉行會談 兩國要加強各領域互利合作推動中芬關係邁上高水平
中國與芬蘭發表聯合工作計劃 兩國雙邊合作將在更廣泛中歐關係框架內開展
友情鏈接
Macao SARG Portal
政府新聞局
旅遊局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治安警察局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
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
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