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10月3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南京明城牆牆外「開花」牆亦香
    【中新社南京10月4日電】(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古玩、陶瓷、非遺發簪與糖人糖畫……這個“十一”長假,“超有派”文創市集在650多歲的南京明城牆腳下舉行。眾多“90後”“00後”在城牆根下趕了一場手作、文創、美食金秋市集,城牆遊熱度不減。
    從沉浸式光雕藝術演出、“築影台城”夜遊,到城牆燈會“音樂薈”、“城牆有喜”集體婚禮,歷經滄桑的古老明城牆“潮”出新花樣,融入當代人的日常生活。
   僅今年“五一”假期,南京城牆景區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6.87萬人次,同比增長12.1%。
    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主任劉東華表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南京城牆歷經60余次的保護修繕,實現了從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系統性保護的轉變,以及從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的轉變。近些年,近20個重點修繕項目先後實施,城牆整體歷史風貌更加完善,城牆景觀水平、歷史價值得以提昇,為海內外遊客提供了良好的觀賞條件。
    科技賦能、動態監測,延續了古老遺產的生命力。2021年,南京城牆監測預警系統建成,長達25.1公里的城牆全線,263套自動化監測設備不間斷監測1575個點位,構建動態監測預警、數據分析評估等系統,排查上千個風險點,拉起城牆文物安全防線。
    2022年,南京城牆一張圖資源管理平台搭建完成,對城牆本體與周邊環境進行測繪、掃描、建檔、建庫,實現全維度文物數據信息採集,城牆擁有了矢量底圖、遙感影像、歷史底圖、城牆精細模型、點雲數據、BIM數據、360度全景等科技“體測”數據。
    多途徑展覽展示,讓世界遊客看到了城牆之美。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馬麟介紹說,從藏在古城牆裡的中國最大城牆專題類博物館——南京城牆博物館,到中華門藏兵洞、南唐伏龜樓遺址、清涼山石頭城遺址等地,南京打造了城牆及沿線展覽聚落。
    為彌補明城牆展線長、遊客無法一次盡覽等不足,25.1公里長的城牆被搬上“雲端”,世界各地的人們可通過“雲享城牆”數字化展示與互動平台,跨域共享城牆的“前世今生”。
    “城牆是世人所共有的歷史文化資源。當人們走近它、感受它、瞭解它、保護它、盤活它,明城牆就成了真正的‘民’城牆。”馬麟表示。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