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者贊同調整街道泊位長度

【特訊】交通事務局正分階段調整部分輕型汽車泊車位的長度,其中家辣堂街部分咪錶位已完成調整並開放使用。有駕駛者表示贊同,認為縮短了泊車時間有助改善因泊車造成交通堵塞。
澳門車多路窄,部分地區於繁忙時段更是一位難求,有七人車的駕駛者稱,有時即使「好運」看到有車位,但也未必能夠順利泊進車位。有駕駛者稱,之前要扭很多手軚,有時還會堵著後面。有時如果開的是七人車,根本泊不入,有時看到也泊不入。
現時本澳泊車位大小規格基本規範為長度五米、寬度兩米至二點五米。交通事務局稱,參考鄰近地區的路邊車位尺寸以及近年新註冊車輛中,較大型輕型汽車的比例增加,計劃分階段調整各區街道泊車位長度,至平均五點五米。其中家辣堂街部分平行式的輕型汽車泊車位已完成調整工作,並隨即開放使用,不少駕駛者表示認同。
有駕駛者稱,昨天(周三)又覺得容易泊了些,有好,有不好,不好的是那些大車很難找到這麼大的車位,小車甚麼車位也可泊,即變相找到車位機會少了。另有駕駛者稱,覺得容易泊車了,因為始終這是轉彎位,之前也覺得有點困難,但今次覺得比之前容易了。認為這是很好的,始終有些位比較難泊,街道比較窄,後面的車會被頂著,即是如果要泊車的話,認為劃得容易些,對交通也有幫助。
當局首階段先調整,南灣商業區一帶的泊車位,包括家辣堂街、加思欄馬路、南灣大馬路、馬統領巷、商業學校街、羅保博士街、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的咪錶泊車位,涉及的車位數量逾一百三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