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5年03月13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廣州民眾通過各種方式
紀念孫中山逝世百周年

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拜中山陵

  【中新社廣州3月12日電】(記者 程景偉)廣州民眾12日通過各種方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
  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孫中山先生銅像下,張民達烈士外孫、中國同盟會廣州後裔聯誼會會長鄭挺生和近50名會員,向銅像鞠躬致意。
  “每年孫中山先生的逝世紀念日,我們都會來(中山紀念堂)。”鄭挺生表示,要傳承和發揚孫中山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並發揮自身的獨特作用,為祖國統一大業作出貢獻。  在孫中山銅像前,擺放著四個大型花籃,不少市民排隊向銅像鞠躬。
  作為廣州中山紀念堂紀念孫中山逝世10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漫畫展《孫中山先生熱愛祖國的一生》正在此間舉行。中山紀念堂有關負責人稱,漫畫通俗易懂,讓厚重的歷史更貼近當代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群體。
  當天,大型原創音樂劇《青年孫中山》在中山紀念堂主體建築內首演,現場座無虛席。該劇將在中山紀念堂連續演出四場,並計劃設為駐場演出劇目。
  《青年孫中山》執行導演張瑀航說:“採用音樂劇這一現代舞台綜合藝術形式,將叙事、歌唱、舞蹈完美融合,塑造出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青年孫中山先生形象——從一個熱血進步青年,逐漸成長為堅定的革命者。”
  【中新社南京3月12日電】(記者 朱曉穎)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一百餘人12日在中山陵舉行謁陵儀式,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
       中山陵建築群依紫金山勢而築,前臨平川,後擁青嶂。遵照孫中山遺願,先生遺體1929年奉安於此。  當日,小雨淅瀝,中山陵建築群為雲霧盤繞,更顯靜謐巍峨。9時,各界人士著深色衣裝,自孫中山手書“博愛”牌坊拾級392層石階抵達祭堂。祭堂中央矗立著中山先生坐像,先生手執長卷,目視前方。各界人士肅立靜默,敬獻花籃,行三鞠躬禮。進入墓室,人們緩步繞靈寢一周,憑吊瞻仰。
  “每次踏上中山陵的台階,我心中都充滿神聖感、榮譽感和使命感。中山先生畢生以革命為己任,救國救民,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江蘇省政協副秘書長、民革江蘇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奚愛國告訴中新社記者,他每年隨各界人士在孫中山誕辰日、忌日謁陵,已堅持近20年。在奚愛國看來,“振興中華”的呐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不懈奮鬥;孫中山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需中華兒女接力傳承。
  部分在南京工作生活的台灣青年也參加了謁陵儀式。南京雲錦博物館館長簡名偉表示,孫中山的博愛、奮鬥等精神對如今的兩岸青年仍具有極強的啟示意義。“我從事中華文化傳播的工作,館裡就有很多兩岸青年協作設計雲錦圖案、助力雲錦‘出海’。我將繼續守護文化根脈,讓世界上更多人看到中華文化之美。”  定居南京13年的南京台灣青年創業學院副總經理韓鳴國,曾幫助百餘位台灣年輕人到南京就業創業。他說:“中山先生受到全體中華兒女景仰。兩岸一家親,青年是當前兩岸交流最活躍的群體,有著共同的文化底蘊、文化品位、情感共鳴。未來,我希望帶動更多台灣年輕人瞭解大陸、融入大陸,為促進兩岸青年交流交往創造更多可能。”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