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浩輝施政報告「加甜」
增育兒津貼調升養老金敬老金醫療券


【特訊】行政長官岑浩輝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終於出爐,派糖措施稍微「加甜」,其中包括向符合條件的永久性居民每人獲發一萬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獲發六千元,並承諾將完善現金分享制度,將節省的開支用於增進民生福利和促進社區經濟發展上;醫療券將調升至七百元,敬老金則調升至每年一萬元,養老金每月三千九百元。此外,對適育家庭推出「育兒津貼」計劃,向每名永久性居民中三歲以下嬰幼兒每月發放一千五百元,每年合共一萬八千元。岑浩輝表示,會把市民的柴米油鹽放在心上,用心解決好廣大市民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
本地經濟欲振乏力,坊間「派糖」呼聲不斷。岑浩輝昨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他表示,在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堅持審慎理財原則的前提下,今年將延續多項稅務優惠及惠民措施,包括完善現金分享制度,調升養老金、敬老金、普通及特別殘疾津貼、結婚津貼、出生津貼、醫療券金額,以及新增育兒津貼等。
岑浩輝表示,在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後,適時完善現金分享制度,將節省的開支用於增進民生福利和促進社區經濟發展上,符合條件的永久性居民每人獲發一萬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獲發六千元。
向援助金受益家庭額外多發一個月全額援助金。普通殘疾津貼金額調升至每年一萬元,特別殘疾津貼金額調升至每年二萬元。殘疾金調升至每月三千九百元,失業津貼、疾病津貼等也將適當調升。持續發放照顧者津貼,繼續資助殘疾人士購買輔具及特殊家居設備,繼續推行「弱勢家庭幼兒優先入托制度」,延續電費和水費補貼、車資優惠。
調升養老金和敬老金,養老金調升至每月三千九百元,敬老金調升至每年一萬元。繼續為合資格的澳門居民開立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個人帳戶,向首次合資格的個人帳戶注入一次性鼓勵性基本款項一萬元。額外向符合條件的居民公積金個人帳戶注入預算盈餘特別分配七千元。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多管齊下積極應對少子化問題,政府將創設育兒津貼,向澳門永久性居民中未滿三歲的嬰幼兒每人發放每月一千五百元、每年共計一萬八千元的津貼,出生津貼調整至六千五百元,加強對新生兒家庭的經濟支援,鼓勵生育。結婚津貼調升至二千二百二十元。推出《醫學輔助生殖補助計劃》,為居民免費提供有限度的輔助生殖服務。
完善康復服務,因應早療和院舍服務的需求,於北區籌設一間早療服務設施,新增四十四個早療服務名額,於東區-2地段籌設一間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和一間康復綜合服務中心,新增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名額四十個及康復服務名額一百個。完善社區醫療服務,東區-2衛生站預計今年下半年可提供服務。醫療券金額調升至七百元。
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學費援助及其他津貼,繼續向合資格學生和教學人員發放各類津貼。澳門大專學生內地實習計劃的名額新增至五百二十個,完成實習每人獲津貼五千元。
延續對僱員的職業稅扣減和退稅措施,推出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就業計劃,對前往大灣區九市及橫琴合作區內指定企業就業的三十五歲或以下高校畢業青年,就業期間每月獲補貼五千元,最長十八個月。向工商業者及相關人士繼續實施多項稅費豁免或扣減措施,並推出「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提供上限貸款額五百萬元、為期三年的四厘利息補貼。
岑浩輝指出,民生為大,今屆政府將堅持把市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市民的柴米油鹽放在心上,用心解決好廣大市民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不斷實現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岑浩輝強調,民生福利政策需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財政收入等多方面因素,平衡好短期支出和可持續發展的關係。改善民生,要堅持實事求是,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把民生福利水平建立在可持續基礎之上。應當看到,當前澳門經濟前景面臨不確定性,財政收入來源結構單一,剛性財政支出較大。因此,當局必須善用財政資源,貫徹精準扶助、政策傾斜、資源下沉的方針,在量入為出的原則下,精準幫扶「一老一小」、殘疾人士、弱勢群體,兜住兜牢民生底線,促進社會公平。
岑浩輝稱,今年挑戰和機遇並存,壓力和動力同在。面對內外環境深刻複雜變化,澳門必須居安思危,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充分準備和預案,積極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搶抓機遇,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在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