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5年04月18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李強主持國務院專題學習
強調改進宏觀經濟治理促經濟社會發展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電】4月17日,中國國務院以“加強預期管理,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為主題,進行第十三次專題學習。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關於穩預期、強信心的決策部署,深化對加強預期管理的認識,結合當前形勢,著力促進社會預期穩定向好,形成應對風險挑戰、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高培勇作講解。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張國清,國務委員吳政隆作交流發言。
  李強在聽取講解和交流發言後指出,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相應的客觀條件,但也有很強的主觀屬性,市場預期便是影響經濟活動的重要因素,市場經濟很大程度也是預期經濟。在宏觀經濟治理中,不僅要注重供需平衡調控,還要注重預期管理與引導,不斷提高宏觀調控效能,實現穩預期、強信心與穩經濟的相互促進、良性循環。
  李強指出,做好預期管理綜合性強,在政策制定實施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有穩預期的意識,特別要結合形勢變化,提高政策針對性、有效性。要找準政策重點,善於抓住有風嚮標作用的問題,對症下藥、集中施策,及時推出有力有效的政策舉措。要講究政策時機,在一些關鍵的時間窗口,推動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對預期形成積極影響。要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時敢於打破常規,打好“組合拳”,讓市場真正有獲得感。要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做好政策的主動精準送達,加強與市場的互動交流,讓市場充分瞭解和用好政策,使政策真正惠及群眾和企業。
  李強強調,重大戰略和改革、發展環境對穩預期都有著重要作用。要加快重大戰略和改革舉措落實落地,說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引導形成明確穩定的市場預期,實現改革深化和預期強化的正向互動。要營造包容的氛圍和公平、穩定、可預期的發展環境,主動幫助群眾和企業解決困難,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行政執法、規範權力運行,有力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要深刻把握預期管理的客觀規律,不斷改進宏觀經濟治理,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更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