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5年06月1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舉行
 料逾3.5萬名海外專業觀眾參會

    【中新社深圳5月22日電】(記者 蔡敏婕)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下稱:深圳文博會)22日開幕,來自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305家展商參展,國際化佔比達20%,預計來自110個國家和地區逾3.5萬名海外專業觀眾線上線下參會,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展數量、全球合作機構、參展產品品類之多均創歷史之最。
    自2004年在深圳正式創辦以來,深圳文博會逐步成為推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擴大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
    本屆文博會線下參展企業3300家,泡泡瑪特等來自中國各地的文化產業“頂流”企業聚首。
    藉助大模型,祗需輸入一段文字或簡單塗鴉,即可生成具有畢加索、中國水墨等大師風格的藝術作品。在騰訊展位,觀眾可自由繪製圖形,由AI實時生成藝術化畫作,並支持掃碼保存或現場打印,打造屬於自己的“AI大師畫”。
    影像品牌影石Insta360攜Go3S、Flow2Pro等創新產品矩陣亮相,其中,Flow2Pro搭載影石自研的AI深度追蹤4.0技術,讓追蹤體驗更精準多元。影石創新工作人員王曉文表示,依託文博會國際化窗口,影石正加速構建數字時代的文化與科技產品的深度結合。
    本屆文博會共設八大展館,展出文化產品將超12萬件,並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展區。
    全場60多家人工智能領域知名企業參展,通過實物展示和互動體驗,讓參觀者直觀感受人工智能技術的魅力和應用前景。
    在本屆文博會,上演一場場機器人之間的精彩“對決”:機器人“組團”演繹咏春拳法,人形機器人演奏鋼琴,還有智能機器人展現書法、繪畫等。
    文博會上,埃及展團帶來多個知名文創品牌;秘魯展團帶來當地傳統手工藝羊駝製品,通過文博會這架“文化萬花筒”,折射出多元交融的文化圖景。當非遺遇上“Z世代”審美,唐卡變身國潮吊墜。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雲殊唐卡展位,除了有經典宗教唐卡和限量版裝裱唐卡外,還有小型唐卡掛畫、吊墜等展出,把傳統藝術巧妙融入現代家居與日常用品。
    展位負責人說:“唐卡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探索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同時深化與海內外藝術機構合作,推動唐卡藝術走向世界舞台。”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