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10月1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習:共同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電】(作者  鍾三屏)在中國的一座美麗城市——雲南昆明,《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正在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下午以視頻方式出席大會領導人峰會時,以“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作為他當天主旨講話的結尾。
  在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的當下,生物多樣性關係人類福祉,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被視作描繪多彩世界、成就生態之美的重要一筆。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在中國人的認知裡,物有千差萬別,本是客觀規律。中國傳統文化積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和理念體現了樸素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近年來,習近平在多個場合提到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表述,則被觀察家視作一種更具現代性和探索性的表達。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既需要理念先行,更需要知行合一。
  在習近平的推動下,生態文明建設已被視作“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從創造性地推動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到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一次次改革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從給地方官員“去掉緊箍咒”“不簡單以GDP論英雄”,到將“美麗中國”寫入中共十九大報告,一步步探索更帶來發展觀層面的“昇級”。
  中共十八大以來,受益於空前的生態保護和執法力度,中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85%的重點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有效妥善保護,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也在逐步恢復。
  前段時間,雲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引起全球圍觀,成為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範例。跟隨大象一路“逛吃”的腳步,中國向世界講述了一個以綠色為底色的發展故事,世界也看到一個比以往更接近“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而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繪就的這份人與自然和諧之美,也為美麗世界展現了一種可能。正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氣候行動高級別倡導者奈傑爾·托平所說,中國的“生態文明”理念將在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環境保護的多邊主義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如,有數據顯示,過去20年裡地球增加的綠化面積,相當于亞馬遜熱帶雨林的覆蓋面積。其中,全球植被葉面積淨增長的25%來自中國。
  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一直積極承擔與自身發展水平相稱的國際責任,高標準履行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環境相關條約義務,並在此基礎上不斷設立新目標、作出新承諾。
  2020年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講壇上明確提出中國將實現“雙碳”目標——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今年9月,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重申這個目標,並宣佈,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此次在“春城”昆明,習近平宣佈中國將率先出資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陸續發佈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進一步向世界展現了“行動派”姿態。
  在各國致力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推動經濟高質量復蘇這一特殊時刻,昆明大會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推動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未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設定目標、明確路徑,本身亦是中國踐行多邊主義,凝聚全球環境治理合力的最好寫照。
  繼去年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就“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提出四點倡議後,此次昆明大會上,習近平再度闡述中國的生態觀,呼籲各方“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誠然,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發展蒙上陰影,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更大挑戰,但這個時代並不缺少希望。應對恢復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讓發展成果、良好生態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國際社會需要做的,是加強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真正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如習近平此次主旨講話中所說:“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