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9月22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杜琪峰:再用已退場的膠片拍一次香港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電】(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倪偉)港片《七人樂隊》,於7月29日在內地正式上映。這部電影從2015年就傳出籌備的信息,2018年已拍完,陸續出現在很多電影節上。2020年6月,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10月,作為釜山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2021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七人樂隊》又與《風再起時》一道成為雙開幕影片,參與執導的幾位導演在香港高調合體。
    然而,2018年年底,導演之一的林嶺東突然離世。他已製作完畢的《七人樂隊》中的短片《迷路》,成為遺作。
    這是香港動作片、新浪潮與黑幫片最具代表性的導演們的一次集體亮相,幾位加起來共獲得過幾十座金像獎獎杯。他們每人拍一部短片,用已退場的膠片,講述香港過去的故事。
作為監製和發起人,談起這部有關香港記憶的影片,杜琪峰變得異常溫柔,與那位著迷於槍火和黑幫的導演判若兩人。他今年67歲,已有6年沒拍過槍戰片了。
        致敬菲林
    2010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這一年之後,杜琪峰不再用膠片拍電影。
    膠片的退場似乎是一個時代交替的象徵。杜琪峰感到惋惜,他覺得正是因為有膠片,才造就了香港電影,也造就了這一批導演和電影工作者。“我們是不是要為菲林做些事,表示對它的尊重和敬意?”他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起當時的想法。
    他想到去找一群導演用膠片再拍一次,這或許就是最後一次。拍什麼呢?應該用最珍貴的東西拍最珍貴的故事,能與越來越珍稀的膠片相配的,祗有香港這座城市。他挨個給其他導演打電話,大家都欣然同意入夥。
    香港的膠片代理公司幾乎已找不到了,也沒有沖印的地方。他們在曼谷和台北找到了一些膠片。“浪費些時間,浪費些錢。”杜琪峰說。
    最初計劃是八部短片結合,每一部對應一個十年,取名《八部半》,借用費里尼經典之作的名字。但吳宇森因為身體原因中途退出,70年代成了空白。於是成了《七人樂隊》,七個故事,從50年代一直拍到未來。
    這70年正重叠著這一代導演的生命旅程。7個老港人,有4人出生於20世紀40年代,剩餘3人生於50年代,最年長的是1945年出生的袁和平,今年67歲的杜琪峰年紀最小。
    袁和平與洪金寶成名於20世紀70年代,是香港動作片崛起的代表人物。70年代,李小龍、成龍相繼為香港動作片奠定風格,袁與洪正是擔任武指的幕後功臣。70年代末,一批留學回來的年輕人,開始用鏡頭展現香港歷史和社會經驗,掀起香港電影“新浪潮”,許鞍華、徐克、譚家明是最重要的三位旗手。而杜琪峰與林嶺東則是香港黑幫電影最傑出的作者,他們還都是王天林的門徒。香港電影的50年,幾乎被他們概括。
    作為監製的杜琪峰看完這些片子,看到了這代人之間共通的情感,也咂摸出一些不同的況味。“會覺得,哦,原來林嶺東是這樣想東西的,徐克是那樣想的,洪金寶是這樣看那個時代的,有很多我意想不到的。”他的語氣像是沉入回憶一樣緩慢下來,“加起來就會看得出——香港就是這樣過來的”。
        北上南下
    距離香港導演集體“北上”,已經過去了將近20年。20年足以知曉“誰負誰勝出”,在杜琪峰眼裡,這或許也是各人的宿命。2004年,隨著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生效,陳可辛、徐克、王晶、劉偉強等香港導演陸續北上,與內地電影公司合作。杜琪峰步他們之後,2011年推出第一部合拍片《單身男女》,他將遲到的原因解釋為自己的國語不好。
    如今,徐克徹底融入內地市場,最新的作品是《長津湖》和《長津湖之水門橋》——他是三名聯合導演之一,劉偉強也接連執導《中國機長》和《中國醫生》。而杜琪峰在2016年拍完《三人行》就調頭南下,回到了港島。
    電影研究者謝楓曾指出,杜琪峰的作品中始終包含著對社會的反思。在為他帶來國際聲譽的《黑社會》裡,他真正希望談的是時代巨變中的變與不變。第一部裡,時代看似變了,但幫派信奉的還是龍頭棍和叔父們,到了第二部,則是真的變化。“我要表達的是何去何從。”他說。
    他自己也受到過“何去何從”這個問題的困擾。1993年,他執導了周星馳主演的《審死官》和《濟公》,如日中天的周星馳在片場占據著主導,這種感覺讓身為導演的杜琪峰鬱悶。他放空了一整年,想明白了,電影應該是個人的東西,他決意在商業的港片世界裡拍作者電影。1996年,與出自TVB的韋家輝多次深聊之後,兩人成立“銀河映像”,正式開工。
    那時香港電影市場已經現出頽勢,1993年出產了207部電影,1995年就跌到了150部,好萊塢電影呈碾壓之勢。在這個夾縫中,銀河映像推出了極具個人風格的《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非常突然》《槍火》《兩個祗能活一個》,在猛烈的暴力與死亡中間,始終彌漫著一股寧靜和優雅的氣息,他稱之為“痛苦的浪漫”。港片衰落的十年裡,銀河映像撐起了面子,並且保持著港片的活力。
    2016年《三人行》宣傳期間,在北大的論壇上,有觀眾問他什麼時候拍《黑社會3》,他肯定地說,一定會拍,但現在時間不對,不管到什麼時候拍,“內容不會改”。他內心始終有一  些篤定的東西,像一塊暗礁,在潮起潮落中紋絲不動。
    與《中國新聞周刊》談到這幾年時,杜琪峰表示“我當然是希望自己多些作品啦”,他說,“以我們來講的話,應該更聰明地去拍電影。”
        自由與新生
    杜琪峰常常以執拗和強勢示人,人們總是津津樂道地傳說,他又在片場毫不留情地罵了哪位影帝。因為不滿金像獎的評選機制,他毫不掩飾憤慨和失望,近20年都沒再參加這個年度派對,即便組委會依然不斷將提名和獎項頒給他。
    但他從未真的與香港電影界分隔,反而主動懷著一股家長般的責任心,譬如這一次組織《七人樂隊》這樣一次集體致敬。2005年發起了“鮮浪潮短片競賽”,親自找投資、辦培訓、做監製,為香港電影挖掘新人。“鮮浪潮”計劃持續了十餘年,至少十位新導演浮出水面。
    2016年,他親任監製,為三位出身自鮮浪潮計劃的年輕人保駕護航,拍出《樹大招風》,在下一年的金像獎頒獎禮上攬獲最佳影片、導演、編劇等五項大獎,他照樣沒有出席。
    不過,他覺得年輕一代電影人欠缺了一點天馬行空。這幾年,《手捲煙》《濁水漂流》等幾部青年導演新作收穫不錯的反響,再加上前些年的《踏雪尋梅》《樹大招風》《一念無明》等,年輕一代香港電影人逐漸露出鋒芒。與曾經百花齊放的年代對比,今時今日的港片,似乎萎縮到警匪動作片與社會寫實片兩種,前者負責票房,後者負責藝術。
    “跟以往的電影比較,我會覺得,現在的小朋友在選擇題目或者創作意念上很狹窄,不够開闊。”他談到對當下創作的印象,“年輕一代比較(聚焦)社會問題,或者他們身邊的實質的感覺。以往,徐克、洪金寶或者八爺(袁和平),他們很多是無中生有的。”
    當然,時代已經不同了。過往武俠片、警匪片、喜劇片等各類型電影擁擠在影院時,是一個難以複製的商業時代,彼時香港社會經濟也迎來急速飛升。港片的市場不僅在本地,同時溢出到內地、中國台灣、東南亞等地區,娛樂性是打通不同地域的金牌通行證。杜琪峰很明白今時與往昔的差異。如今港片又退回到本地市場。
    往後,再有像《七人樂隊》這樣的集體作業,或許就要交給年輕一代了。“年輕導演的創作,我希望能够有能力支持的,能够做多些的,都希望去做。”杜琪峰說。
時間總是一刻不停地往前走,告別發生在每時每刻,膠片也終究在數字時代成了古董。
    “有些東西是沒辦法保留的,有時也會問,保留是不是真的這麼重要呢?”杜琪峰仿佛自問自答,“我們祗是一個平民,未必有這麼強大的力量去保留(它們)。但失去的就永遠回不來,永遠不會再出現,會有種可惜。”
    現在,不僅找不到生產和沖印膠片的地方,連可以放映膠片的電影院也所剩無幾了。所以這部用膠片拍攝的《七人樂隊》,最終,還是以數字的形式放映。
昔日新聞
Ma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MonTueWedThuFriSat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