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0月29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瞻仰革命紀念地
習近平:共產黨人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先輩方可贏得民心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 梁曉輝  黃鈺欽)中共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前往陝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
  十八大以來,黨代會閉幕後,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首次集體出行寓意深刻,都釋放出再出發的鮮明信號。十年前,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以“中國夢”開篇新時代;五年前,集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百年大黨從“夢想起航的地方”再出發;今次在中國共產黨走向全國勝利的“出發點”,中共宣示走好新的遠征。
  “這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來,就是要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將繼承和發揚延安時期黨形成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弘揚延安精神。”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習近平如是說。
  延安精神,成為外界解碼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體出行的重要“坐標”。作為中共在延安時期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其主要內容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在著名的“窑洞對”的發生地楊家嶺,習近平用“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來形容延安革命舊址。正是這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關於如何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確保政權長期存在的探索。
  當時,毛澤東給出了第一個答案,讓人民監督政府。也正是在延安時期,中共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並寫入黨章。新時代,跳出歷史周期率有了第二個答案——以自我革命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兩個答案,人民都是初心。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延安這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溫故而知新。“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揚鬥爭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鬥。”從這裡外界也再次讀出百年大黨的初心。
  回顧過去十年,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首次集體出行都是一次政治信念的宣示。
  2017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
  重回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的地方”,習近平就一葉紅船發出感慨:“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曾把“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在十九大上,這樣的“紅船精神”與大會主題聚焦的“初心”交相輝映。習近平指出,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在對中國革命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的原點,探尋中共的精神密碼,正是百年大黨對初心最鮮明的叩問。
  2012年11月29日,中共十八大閉幕剛兩周,習近平帶領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赴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在參觀中首次提出“中國夢”,映射著中華民族在復興之路上的昨天、今天、明天——“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
  以“中國夢”開篇,沿著這條復興之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順利完成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進一步走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並重申“我們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時刻更能給人以啟迪。三次政治局常委集體出行,習近平著眼的“一本書、一葉舟、一條路”,有著百年大黨不變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