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空調及無障礙設施等期間攤販全數休業
雀仔園街市停運展優化



【特訊】雀仔園街市營運至昨日,今(二十八)日起暫停對外開放,開展優化工程,期間攤販全數休業,預計可於年底前完成。市政署表示,將會在街市內增加空調系統及無障礙設施等,亦會優化攤位的空間。而街市整治後,攤檔數量將增加至十八個。
建於一九三九年的雀仔園街市,八十多年來一直是區內市民購買鮮活食品的重要場所,街市內排污渠網、散熱通風、採光照明等設施已老舊,儘管市政署近年多次進行維修,但治標不治本。因此,在聽取街市攤販、建築保育等專業人士以及區內社團對整治雀仔園街市的意見後,市政署擬定了雀仔園街市整治方案,預算為一千一百多萬元。
雀仔園街市今日起停運搬遷,三月施工整治,預計今年底完成,工程期間攤販全數休業。市政署將在街市門外張貼工程進度,供市民和攤販知悉。
休業前一日經營的攤檔不多,不少檔販忙著收拾物品。在街市擺擋超過三十五年的魚檔檔主麥先生反映,雀仔園街市人流一向較差,希望優化後能改善生意,又指今次休業時間長,期間將沒有任何收入,希望政府能給予基本生活補貼,直言「三千元也好」,又指「無論水上街市、下環街市還是紅街市搬遷,當局都安置好攤販,唯獨雀仔園街市沒有」。
有肉檔主表示,今次屬大翻新,工程期間攤販難以營業,安排到其他街市營業僅能交貨,只好休業。他指出,今次安排較急,令他失預算,如檔口雪櫃需拆卸機頭才能搬走,花費七千元,由於早前機頭因故障而換新,早知要搬遷便暫不維修。他又稱,休業九個月,時間比較長,期間會找兼職做。
市政署衛生監督廳代廳長梁焯文介紹整治方案,表示將保留雀仔園街市的建築外觀,加裝空調和通風系統、改善照明系統、調整公廁位置與男女廁格比例、更新街市排污設備,增設無障礙設施。同時,因應攤販工作流程以及消費者習慣,重新佈署街市不同分區,特別在售賣區與工作區各設獨立出入口,分隔消費者購物動線和搬運貨物,達至乾濕分離,配合空調和通風系統及街市日常管理,改善傳統街市濕淋淋的環境,建立舒適整潔的街市形象。
梁焯文表示,雀仔園街市整治後,攤檔數量將調整至十八個,可全數安置原有經營的十三個攤檔,部分攤檔面積將會增加,而魚檔與肉檔將有新檔位設計,設有後勤區和透明擋板。被問到未有安排攤販到其他街市繼續經營的原因,梁焯文解釋,其他街市都有整改計劃,或會重疊,且有攤販反映搬遷至其他街市亦較難經營,強調此方案是經檔主共識。
另外,街市周邊的二十四個攤檔,亦會因應工程而需要休業。有周邊的菜販稱,目前未知具體停業安排,市政署將與受影響小販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