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揭多名口岸保安員詐騙公帑
虛假簽到騙多部門539萬


【特訊】廉政公署公布,去年共接獲701宗投訴及舉報,以匿名作出的則有265宗。藉完善修訂《廉政公署組織法》法案相關制度,更好地履行職責,並將積極拓展不同宣傳方式及渠道,宣揚廉潔信息。
《2023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昨日天(6月12日)刊登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去年廉政公署共接獲701宗投訴及舉報,網上投訴方式佔57%,有411宗是以實名作出,而以匿名作出則有265宗,去年跟進中的案件已有約94%完成電子化工作。報告又指出,廉署積極把握疫後復甦時機,在反貪、行政申訴及宣傳教育上力求精進。2023年共立案249宗,反貪及行政申訴分別佔102及123宗,另應境外執法機關請求開立協查個案24宗,不具立案條件歸檔或轉介予權限部門跟進的有387宗。
反貪方面,除揭發助理檢察長涉嫌為刑事案件受查人士提供不法協助的案件外,還查處多宗涉及不同保安服務公司的個案,案件類型包括:以虛假簽到詐騙政府部門、偽造文件騙取外勞名額,以及內部管理涉及私賄等。另外,亦查處多宗公務員不實打卡的案件。但廉署指出,過往層出不窮的詐騙政府資助案件較上年大幅減少,認為是在嚴厲打擊與制度建設並重、宣傳與教育並行的策略下,暫時遏止了勢頭。
廉署工作報告指出,去年(2023年)偵破保安公司人員合謀詐騙政府案件,涉案保安公司多名隊長指示屬下在口岸當值的保安員,在同一上班時段,分別到政府不同部門簽到,他們並冒充休假或已離職的保安員,向治安警察局及衛生局虛假簽到,製造有按合同提供足夠保安員人數的假象,導致兩局損失逾309萬元。涉案公司的管理人員在另一口岸為衛生局提供服務時,亦用類似手法作案,導致衛生局損失逾230萬元,涉嫌詐騙、偽造文件、電腦偽造罪,均已移送檢察院處理。
廉署亦查處有公司長達5年的外僱續聘申請,一直沒滿足聘請本地僱員最低人數要求,但仍獲勞工事務局批准續期。由於沒發現刑事違法,廉署案件歸檔,轉介勞工局跟進處理。
行政申訴方面,廉署因應部分個案,與行政公職局共同探討對公職法律制度及規範的正確理解,以正向互動持續完善相關制度,並共同謀求最佳解決辦法。此外,廉署持續落實“回頭看”機制及鼓勵部門行政自信。又形容,絕大部分部門在行政申訴調查階段表現出合作態度,願意檢討及致力優化工作,共同完成實現公共利益的使命。
在宣傳教育上,廉署持續落實長期宣傳計劃“全民廉潔系列”的內容,重點以青年為對象,推出不同主題廉潔教育活動。另外,廉署全年舉辦605場講座、座談會及活動,對象包括公務人員、商業機構僱員、市民,大專及中小幼學生等,並積極拓展不同宣傳方式及渠道,宣揚廉潔信息。對外交流與培訓方面,先後組織代表團出訪,還分別以線上線下參加《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履約審議工作;亦分別接待內地、香港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業機關,並積極派員到內地和香港培訓,以及參加國際和區域組織所舉辦的線上培訓課程。
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廉政公署組織法》的規定,報告已提交行政長官賀一誠。報告還收錄部分反貪及行政申訴個案的案件選要。全文可參閱《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或登入廉署網頁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