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佈海洋功能區劃
85平方公里海域劃分發展保護保留三級別



【特訊】特區政府公布海洋功能區劃及海域規劃,海事及水務局表示兩份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互相配合,按照澳門的自身條件規劃出海域利用與發展。海事及水務局亦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規劃》,在明確海洋功能區劃的基礎上訂定海域利用與發展方向,推動澳門海域合理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規劃亦制定了加強海域保護,優化內港及路環西側海岸線等近期及中長期目標。
政府公報刊登行政長官批示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海洋功能區劃》,將澳門八十五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在符合國家海洋功能區劃和相關技術標準的前提下,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按照澳門的區位條件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和社會發展需求等因素編製。
海洋功能區分為三個級別,一級類以策略定位,區域協調為原則,劃分三個功能區包括海洋發展區、海洋保護區和海洋保留區。二級類以區位條件,主導功能為依據,將一級類功能區分為八種不同的功能區,如交通運輸用海區與旅遊文體用海區等。三級類以用海需求開發現狀為導向,將二級類功能區分為十九種不同的功能區,如港口區、航道區與風景旅遊用海區等。
其中規定廢棄物處置用海區是用於處置符合海洋環境保護,要求的工業廢渣及城市建築廢料等廢棄物的海域,廢棄物處置用海區設有兩個功能區,分別為九澳港廢棄物處置用海區和路環南廢棄物處置用海區,廢棄物處置用海區需要加強對進場廢棄物的檢查,對不同性質的廢棄物分區處理落實環境保護措施等。
海事及水務局表示為符合海洋功能區劃,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每一個海洋功能區都制定了用途管制,用海方式的控制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
同時,海事及水務局亦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規劃》,在明確海洋功能區劃的基礎上對海域的使用、開發和保護所制定,並與《城市總體規劃》互相配合,規劃涵蓋宜居城市建設、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提升海洋防災減災能力、海洋旅遊、海上體育、海洋文化、區域合作等方面的海域利用與發展。
海事及水務局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規劃》是在明確海洋功能區劃的基礎上,對海域的使用、開發和保護所制定的規劃,並與《城市總體規劃》互相配合,規劃期限至二○四○年,範圍為澳門海域向海一側以澳門特區行政區域圖的海域界線為界,向陸一側以行政長官批示公布的海岸線為界。
規劃的總體目標是統籌澳門城市建設和海域發展,推動澳門海域合理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發揮澳門海域在建設宜居城市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重要作用,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力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國家發展大局。
近期目標包括加強海域保護,中長期目標包括優化內港及路環西側的海岸線、加快推進大型用海項目、促進陸海協調發展等。
在海域利用和發展方面,規劃提到要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及海陸空交通網絡,優化濱海岸線。特區政府現正規劃和建設中的主要涉海項目包括國際機場擴建工程、輕軌東線及北區灘塗整治工程、生態島項目、路環建築廢料堆填區堤堰建造工程等。
規劃又提到整治修復及優化利用海岸線,包括於九澳港北側建築廢料堆填區、進行生態化海堤建設、利用澳門內港岸線資源打造一個集防災減災、休憩、避險的沿岸商業街及水岸公園,構建「濱水歷史旅遊軸帶」。
推進海洋生物保育方面,未來將在東亞運大馬路沿岸灘塗位置加大紅樹林種植範圍,與廣東省建立中華白海豚資料通報機制,共同保育大珠三角中華白海豚生態系統。
提升海洋防災減災的能力方面,包括新城A區堤堰優化工程,研究於灣仔水道出口處建設以防風暴潮為主的擋潮閘的可能性,以及計劃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建設公務碼頭等。
規劃亦提到透過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定期檢查和跟蹤海域規劃的實施情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推動規劃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