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不斷提升澳門對外開放地位與功能
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



【特訊】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昨日在珠海舉行,行政長官賀一誠稱,大會搭建數字交流平台,推動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銜接,主動對接並服務大灣區建設,不斷提升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更好地服務國家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由廣東省商務廳、珠海市人民政府、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及澳門招商投資促進局合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一連兩日,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行政長官賀一誠透過視頻方式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提到本次大會繼續採用“一會三地”的創新模式,進一步深化粵澳合作。
行政長官賀一誠透過視頻方式在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上致辭。賀一誠表示,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澳門將進一步把握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機遇,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攜手各界發展新質生產力,主動對接並服務大灣區建設,不斷提升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更好地服務國家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賀一誠指出,上個月,習近平主席在致“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賀信中強調,中國將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創新提升服務貿易,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服務領域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有序擴大服務市場對外開放,提升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開放平台功能。
賀一誠提到,本屆大會聚焦數字服貿,旨在為大灣區服貿合作搭建數字交流平台、展覽展示平台和資源對接平台,進而推動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銜接,服務貿易創新提升,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同時,大會繼續採用“一會三地”的創新模式,兩周前在澳門舉辦的分論壇活動,與“第二十九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同場進行,有效借助兩地品牌展會的聯動效應,進一步深化粵澳合作,促進大灣區深挖潛力,協同發展。
賀一誠又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佈5周年以來,大灣區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在國家新時代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澳門作為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近年着力實施“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推動綜合旅遊休閒業,以及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
珠海市委書記、省委橫琴工委書記陳勇在會上致辭時稱,隨著“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開放,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啟用,將進一步加強粵港澳三地融合。
珠海市委書記陳勇:“ 向東深化與港澳的合作協同,向西增強在珠西都市圈的‘頭雁效應’,力爭率先形成更多制度性的開放成果,推動珠海服務貿易“朋友圈”越擴越大,影響力越做越強。帶動內地與港澳之間、粵東與粵西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創新流的充分融合,跨境共享。”
澳門會展旅遊業協會會長何海明指,本次服務貿易大會為澳門與大灣區城市提供很大的交流平台,“一會三地”的模式效果非常明顯,目前已成功接洽不同企業,做到企業“引進來,走出去”。
何海明表示,澳門亦與東南亞商會建立網絡,廣交朋友,亦有聯絡過他們的跨境電商落戶橫琴,亦在澳門設點,未來很多網絡會拓展到澳琴,同時共建品牌。我們和深圳低碳中心形成協議,要在澳門建設ESG認證頒獎禮。”
大會兩日預計將安排超過600場次企業洽談對接,並有多場路演及諮詢服務,助力大灣區企業融入國際市場。
招商投資促進局在珠海主會場設置了90平方米的“澳門館”,宣傳澳門的營商環境和投資者“一站式服務”。此外,招商局還組織了逾15位來自會展旅遊及金融服務等領域的企業高管與商協會代表參會,展示澳門在大灣區服務貿易中的獨特優勢。
自2022年首屆大會以來,活動的影響力逐步擴大,為灣區服貿發展聚智慧、搭建中外經貿合作的平台,推動粵港澳擴大對外開放,助力服務貿易揚帆出海。
本月17日,澳門分會場活動與“第29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聯動,吸引近150名來自粵港澳及全球的企業與專業人士參加,促成了43場商業配對洽談,並吸引21家境內外采購商,帶來超過2.1億美元的發包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