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名牌懷疑偷工減料事件
市署展行政處罰程序


【特訊】街道名牌懷疑偷工減料事件,市政署表示,已開展行政處罰程序,署方同時開展內部調查,將檢討現有流程及制訂改善措施;署方亦會加強巡查頻次,監察施工質量和安全措施,提升工程監察和管理水平。
市政署回覆議員李良汪書面質詢時稱,將透過巡查記錄和更新數據資料,協助管理和維護工作,確保所有街牌保持良好狀態。市政署表示,已開展行政處罰程序,署方同時開展內部調查,將檢討現有流程及制訂改善措施;署方亦會加強巡查頻次,監察施工質量和安全措施,提升工程監察和管理水平。
市政署人員於今年九月在巡查期間,發現一批新安裝的街道名牌出現嚴重質量問題,街道名稱並非按工藝要求以釉下彩燒成,存在偷工減料的嫌疑。鑒於事件涉嫌欺詐,市政署已報警追究當事公司的責任。同時司警於九月十三日接獲市政署公函舉報,案件交由專責部門跟進處理,而司警截獲兩名男子,分別是承接相關工程的「一判公司」及「二判公司」職員,專責負責有關項目。司警表示,有關公司負責安裝三百六十二個街道名牌,但其四十四個出現明顯脫落,其餘大部份出現變色。嫌犯無法解釋為何無按合同規定以釉下彩方式燒製。案件仍在調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案情指出,於本月十二日,司警接獲市政署來函舉報,指巡查街道名牌發現部份品質不符合標準,懷疑判給公司用貼紙充當油下彩燒製磁磚,致市政署產生錯誤或受騙通過驗收。警方經了解,去年四月十九日,市署對製造及安裝澳門街道名牌招標,當時有九間公司參與,其後由位於北區某間工程公司(一判)中標,以逾一百一十萬澳門元承接該工程,負責安裝本澳及路氹共三百六十二個街道名牌,每個六百至一千二百澳門元,合同列明要用釉下彩高溫燒製。市署並要求中標公司提供檢查報告。
去年九月開始,中標公司按合同要求提供磁磚樣本,以及佛山某檢測公司的合格測試報告。 市署隨後對所提供的樣本初檢,基於測試及初檢符合合同的要求,未有發現樣本出問題,因而通過驗收,並隨即安排在澳門各街道安裝。已安裝了三百六十二個街道名牌,但隨後發現其中四十四個出現明顯脫落,其餘大部份出現變色。
司警接報後亦到涉事的街道取證。前日尋獲中標公司(一判)的負責人及涉案員工,位於提督馬路的二判工程公司負責人及涉案員工,帶返警局問話。司警經調查,兩間公司的負責人全權將上述的項目交予兩人負責,整個過程沒有參與。司警當時表示,經調查兩名疑犯涉嫌貨物欺詐,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市政署密切跟進街道名牌問題,已派員進行排查,對於出現剝落現象的街道名牌採取臨時補救措施,以確保街道名牌的指示功能。同時,將會盡快更換有問題的街道名牌,有關工作將在今年第四季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