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電騙犯罪猖獗 外遊求職易墮陷阱
司警籲警惕被誘騙海外工作


【特訊】司警局於2024年12月27日舉行特別新聞發佈,公佈共接報並證實5名澳門居民分別於2024年9月至12月被誘赴外從事電訊網絡詐騙,其中4人被當地警方拘押,1人成功逃離詐騙團伙並安全返澳。新聞發佈會至今未有新增個案。
日前,一名居民得悉司警局的呼籲並擔心其親友落入同類騙局,勸說無果而向警方求助,司警局即時介入調查,最終協助事主識破騙局,及時勸退赴外的計劃。
由上述事例可見,以及鑑於近日發生中國公民受騙到境外工作後遭誘拐至第三國被迫從事犯罪活動的事件,為免本澳居民受害,司法警察局現再度發出警情通告,強烈呼籲公眾加強警惕境外工作騙局,如有親友提及將赴外工作,應主動關心提醒。
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再次強烈呼籲公眾留意以下事項:1.切勿輕信網絡上或陌生人聲稱的招聘訊息,尤其份外警惕需赴海外且不需任何技能、學歷及工作經驗就有優厚報酬的工作,以防被騙取金錢或人身安全遭遇風險。2.任何情況下均不應參與犯罪,更不應心存僥倖赴外從事違法活動。3.切勿協助接收及運送來歷不明的款項,不應借出銀行帳戶處理不明資金,以免淪為犯罪工具。4.如有懷疑或求助,立即致電司警局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7777或報案熱線993。
司警去年公布有本澳居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從事電訊網絡詐騙活動,其中一名是學生,有青年團體提醒年青人在求職時,若覺得收入與工作性質不對稱應多加警剔。
有勞工團體建議在應聘境外的工作時,必須要核實介紹人提供的各種資訊。另外,有保險業界提醒,如果在外地遇上人口販賣導致身體受傷或死亡,保險公司會按情況作相應賠償,但緊急救援服務在部份情況下未必適用,建議市民了解保險的受保範圍。
近日犯罪集團誘騙中國公民到境外工作,並強迫從事犯罪活動的事件受到廣泛關注,司法警察局去年亦曾公布,並證實有五名澳門居民被誘騙赴海外工作。有居民表示,如遇到類似的招聘資訊,會提醒身邊親友。亦有居民稱,盡量找政府部門的工作,或者找可靠的中介。
團體呼籲境外應聘須謹慎
工聯副理事長趙蘭瑛認為,以近年的經濟環境,學生畢業後確實較難找到工作,當遇到入職要求低,工資較高的工作時難免會心動,但如果不核實求職資訊,特別是涉及境外的工作,就有機會墮入騙局。趙蘭瑛表示,認為最重要是資訊上的核實,因為近期工聯的社會服務或者青年工作上,其實收到相應的求助或相關涉及的資訊是缺乏的。尤其是非本澳地區,可能都要注意誰是聯絡人,要做什麼工作,內部實際情況等就會較好。
青聯副理事長陳子廉提醒,當遇到收入與工作性質不對稱的工作時,要多加警惕。陳子廉稱,認為青年求職時需要了解收入和勞動付出的平均性,例如不需要高技術或高學歷,就可以獲得高回報時,這些工作必須留意。陳子廉表示,日後協助年輕人進行職涯規劃時,都會提醒他們找工作時如何保護自己。
對於近日高薪誘騙到外地禁錮以及脅逼從事犯罪活動的事件,有市民說不清楚是否旅遊保險受保範圍。有市民稱,涉及人口販賣旅遊保險保的應該不受保的。澳門保險公會會長張明輝表示,奉勸一些客人,他們要考慮去當地旅遊的出發點是甚麼,去玩還是其他,收不收到一些匿名電話勸喻你們去,或者給一些高薪的(工作),或者利益給你而去參與,大家真的要重新考慮一下。
亦有業界人士何啟豪表示,若在外地不幸遇上如人口販賣等,導致身體受傷甚至死亡事故,保險公司會按情況作相應賠償,但緊急救援服務有部份情況未必適用。何啟豪指出,如果澳門旅遊局已經將某個地區、國家,定義為比較高風險的地區,保險公司都有機會將其定義為一個「已知事故」,可能一些人身意外或者營救服務,就未必適用於這些「已知事故」。何啟豪建議市民在購買旅遊保險前,應向保險中介及公司諮詢相關保險受保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