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火警215宗以爐具及機電故障為主
消防局:定期檢查除隱患


【特訊】消防局公布今年首季工作數據,期內消防出勤約一萬三千宗,同比減少八百九十一宗,火警出勤二百一十五宗,較去年同期減少三十九宗,消防稱,居民對火警的警覺性有所提高,但火警原因仍以忘記關爐、有人留下火種、燃燒香燭冥鏹、電線短路、機件設備故障為主,合共一百三十七宗,佔六成三。消防局提醒公眾要養成用電設備及燃氣爐具的安全使用習慣,及時排除隱患,預防意外事故發生。
消防局昨日公布今年首季工作數據,消防局教育宣傳及公關處代處長黃思添表示,一至三月消防局出勤約一萬三千宗,同比減少八百九十一宗,其中火警出勤宗數為二百一十五宗,較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十九宗,降幅百份之十五;其中沒有開喉灌救的事件宗數為一百五十五宗,佔火警出勤總數的百份之七十二。而經統計,火警原因以忘記關爐、有人留下火種、燃燒香燭/冥鏹、電線短路、機件/設備故障為主,合共一百三十七宗,佔火警總出勤的百份之六十三點七二。而救護車出勤宗數為一萬一千零九宗,較去年同期下降了三百六十五宗,主要為發燒、呼吸困難等輕微不適的個案下降所致。而整體救護個案以頭暈、腹痛、呼吸困難、嘔吐、發燒以及各類受傷等事件為主。
黃思添表示,上月(三月)局方共開展三十三宗入戶檢查燃氣爐具,其中二十宗為住戶主動透過預約系統登記。他又稱,入戶檢查個宗中,僅得六戶通過安全檢查,其餘住戶分別是沒有為燃氣爐具作定時維修保養、爐具擺放位置有問題等,當局會持續宣教並安排複檢。
黃思添又指出,消防局由二零一九年起聯同坊會協調,持續開展入戶檢查燃氣爐具措施,至今年三月,已為一千七百多戶開展相關檢查工作;而當局今年首季共接獲五宗煤氣洩漏報案,主要為設備故障未有及時維修保養引致出現洩漏、或喉管已超過使用年期沒更換等,未來將加大力度宣傳,加強市民燃氣消防安全意識。
消防局呼籲市民日常生活中最頻繁使用的便是各類用電設備及燃氣爐具,大眾更不應輕視使用過程中所潛在的風險,務必養成良好的安全使用習慣,時刻保持安全意識,防微杜漸,及時排除隱患,預防意外事故發生。
在宣教工作方面,黃思添稱,消防局持續透過多種渠道進行消防知識的宣教工作,提升社會大眾的防火安全意識,包括舉辦講座、疏散演習、到各區宣傳,以及拜訪坊會團體就社區消防安全情況交換意見等。而防火安全工作方面,黃思添又稱,消防局持續派員到社區樓宇進行防火安全巡查工作。於一至三月共進行了一千六百零一次,已完成行政處罰程序共有二十六宗。而自新防火法生效至今共完成了一百零九宗,涉及在疏散通道上停泊電單車、擺放雜物等情況,另外有十二宗已開展了行政處罰程序。在「防火安全負責人培訓課程」方面,截至今年三月消防局總共培訓了一萬一千五百二十二人。
危險品安全工作方面,黃思添指出,消防局貫徹落實《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的執法部署,持續派員前往各區工廈、油站、油庫、中途倉、食肆、銷售危險品相關產品的商舖,以及儲存設施等場所,檢視有關的消防設備、儲存數量及周邊環境,確保危險品及燃料的儲存得到充足的安全保障。於今年首季共進行了一千五百八十二次的危險品安全巡查工作。
民防工作方面,由於風季將至,在警察總局統籌下,消防局積極開展各項民防工作部署,包括「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的部署工作,持續對低窪區域的商戶及住戶進行排查,提醒居民在風季來臨前及早做好應對準備等。此外,消防局亦已與多個坊會團體舉行民防工作會議,進一步鞏固坊會團體對民防工作的瞭解和合作,傳遞各項防災避險意識,合力做好各項防災減災工作。為應對即將來臨的風季,市民應預早做好各項防風準備,需確保窗戶、招牌及簷篷等設施安全牢固,時刻留意電台、電視及相關部門發佈的官方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