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司:認真研判經濟形勢審慎應對
引導博企發展非博彩元素


【特訊】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昨日列席立法會,引介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戴建業稱,本澳仍面對老問題、新挑戰,產業多元發展的成效未達社會預期,財政收入或未如預期樂觀,必須認真研判經濟形勢,審慎應對,政府將組建跨司工作組,引導幸運博彩承批公司,將更多資源投放於支持澳門和橫琴的重點產業項目,大力發展非博彩元素;將持續推出政策,便利澳門居民在橫琴生活和就業,包括提供與澳門趨同的金融服務,支持澳門青年創業就業。
立法會昨日上午9時半至晚上8時辯論本年度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引介施政方針時表示,在中央的關心和支持下,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攜手奮進,澳門的經濟形勢總體保持穩定,金融體系及公共財政保持穩健,居民失業率維持在較低水平,物價保持平穩。受到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影響,加上旅客和居民的消費模式和觀念發生了較大轉變,澳門綜合旅遊業的疫後復甦勢頭漸見放慢。今年首季的幸運博彩毛收入按年基本持平,財政收入或未如預期樂觀。同時,國際上與澳門主要行業的競爭正在加劇,產業多元發展的成效未達社會的預期,風險挑戰不容忽視,必須認真研判經濟形勢,審慎應對。
戴建業指出,本年經濟財政範疇的施政工作主軸是“拼經濟、促多元、惠民生、謀發展”,施政重點包括“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支持企業及居民提質發展”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三大部分。在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方面,戴建業稱,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經濟財政範疇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增強澳門經濟的穩定性和風險抵禦能力,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特區政府將加大資源投放,大力優化產業結構,按照“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積極推出政策措施,在促進綜合旅遊休閒業發展的同時,着力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必要條件。經濟財政範疇將加強跨部門協作,聯動業界力量,聚焦重點產業、面向多地市場進行招商引資,優化投資者“一站式”服務,提升公共服務的電子化水平,不斷優化澳門的營商環境。此外,將加大財政投入,加快進行政府產業基金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研究,撬動社會資本,共同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吸引項目及企業落戶。
深化“旅遊+”跨界融合發展
在綜合旅遊休閒業方面,將深化“旅遊+”跨界融合發展,通過與鄰近地區合作推出便捷轉乘措施、提供交通優惠、加強海外推廣、豐富“一程多站"旅遊產品等舉措,結合新設澳門特區駐外經濟貿易旅遊文化辦事機構,積極拓展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及南美等國際客源市場。此外,我們將因應遊澳客群年輕化趨勢,針對Z世代進行重點推廣。收集旅客出行模式、行為及偏好等數據,助力業界了解旅客特性,推出針對性的旅遊產品和服務,並將聯同業界共同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優化旅遊環境管理,鞏固提升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優勢。
在博彩業方面,將持續嚴格監督行業依法健康有序發展,加強行業的智能化管理。此外,特區政府將組建由經濟財政範疇牽頭的跨司工作組,監督幸運博彩承批公司落實競投標書承諾,科學調整投資項目結構,引導承批公司將更多資源投放於支持澳門和橫琴的重點產業項目,以及有助提升澳門整體競爭力的品牌項目,大力發展非博彩元素。
在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方面,將用好用足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的力量,結合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資源,推動更多中醫藥的應用研究及成果轉化。支持藥企取得《藥物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認證,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與“澳門製造”品牌深度結合,推動更多中醫藥產品開拓海外市場,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現代金融業方面,將推進債券市場、跨境金融、財富管理等業態發展,加快推進《投資基金法》及《證券法》的立法工作,透過健全和完善金融法制和基建,吸引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和基金等集聚,為實體經濟發展創設更好的金融環境,服務澳門產業發展所需。持續推進“數字澳門元”研發工作,爭取於本年完成核心系統的構建工作。
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集中推動集成電路設計、數字科技、航天科技和生物醫藥發展。有計劃地分階段增加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投入,規劃建設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爭取吸引更多科技企業、高端人才、技術和資本集聚於澳琴。強化企業的科創主體地位,優化推行 “科技企業認證計劃”,跨部門協作從研發資金、市場開拓、人力資源等多方面為科技企業提供配套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學研融合發展。
在會展商貿產業方面,將招攬和競投更多優質會展項目在澳琴舉辦,鞏固提升澳門會展業在國際的認受性及影響力。進一步發揮好會展活動“以展招商"的作用,在品牌展會中加入新品首發元素,助力澳門“引進來"不同地區的新業態、新服務,以及推動在澳開設首店。透過專題商業配對、專業交流會等,推動澳門及內地的企業“走出去",推動相關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支持中小企創新發展
中小企是澳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從財務支援、拓客引流、促進消費、能力建設等多個方面,支持中小企業持續經營、創新發展和提升經營能力,着力優化社區營商環境。今年我們將推出“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為每一合資格的商業企業主提供上限貸款額500萬澳門元、為期3年、補貼息率上限為4厘的利息補貼,支持銀行業界續推“還息但暫停還本”措施,減輕中小企業的利息負擔,支持企業增強資金流動性及發展業務。
此外,將加大力度支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轉型,推出“2025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援服務”,並將計劃名額由去年的900個大幅增加至今年的1,500個,希望能協助企業優化經營和創新發展,更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社區發展方面,特區政府已於今年3月推出“社區消費大獎賞”活動,並將持續與商會及地區社團合作,舉辦多元化的特色社區活動,包括與國際知名卡通人物品牌合作豐富社區的創新打卡元素,並聯動商戶參與,吸引居民和旅客走進社區遊覽消費。同時,將推出“三層式"方案支持社區內具特色的“專精特色店"、“特色老店"和“百年傳承店"發展,更好地發掘及提升商戶的品牌價值,推廣澳門獨特的社區魅力。此外,今年起經濟財政範疇將牽頭推進片區活化工作,優化片區的總體營商環境。
支持本地居民就業和發展,一直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的工作。特區政府將多措並舉優化就業支援服務,尤其重點加強統籌人力資源的培訓工作,積極研究設立綜合的職業培訓平台,加大資源投放,協調不同機構持續開辦及優化產業發展所需的培訓課程及考證項目,鼓勵居民考取國家及國際認可的專業及職業資格,支持居民提升就業競爭力,協助居民向上流動或跨行業轉職,實現高質量及多元就業。
緊扣澳琴定位促進規則銜接
其中,在支持青年發展方面,特區政府推出措施支持青年在本地以至大灣區就業發展,並加強與本地和內地機構及企業合作,針對性推出不同產業的專項實習及見習計劃,並組織青年參加就業博覽活動,加強協助青年做好就業前準備工作,拓展就業多元發展空間。為加強對僱員勞動權益的保障,我們將持續完善勞動範疇法律法規,開展增加《勞動關係法》所訂定產假及年假日數的研究,並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
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上,戴建業指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確保澳門特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的關鍵。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面,我們將全力配合“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主動對接合作區第二階段目標,合力做好合作區建設的各項工作。將充分用好橫琴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緊扣“澳門+橫琴”的定位,結合各自的資源稟賦,推動澳琴產業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發展,促進兩地規則銜接,加強聯合對外招商和宣傳推廣,推動澳琴在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的協同發展。
此外,將持續推出政策,便利澳門居民在橫琴生活和就業,包括提供與澳門趨同的金融服務,支持澳門青年創業就業,推進澳琴在消費維權領域的聯動,為居民在合作區生活發展提供保障。將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與其他內地省市的交流合作,透過政策協調,提升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動便利化水平,深化旅遊、經貿、金融、科技、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促進規則銜接,支持符合資格的澳門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展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