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5年04月2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多因素影響 經濟將臨寒冬
    本澳經濟貌似穩步復甦,社會回復生氣。然而,在霓虹燈映照下,澳門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疫後,賭收增長遠遠追不上旅客數字的增幅;民生區營商環境一片淒冷;旅遊博彩業競爭加劇;就業市場日趨畸形。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掌白宮,關稅戰持續升温,為澳門經濟前景增添更多不明朗因素。不敢說澳門黃金時代不會重來,但肯定暫告一段落!
自賭權開放,澳門博彩業異軍突起,傲視全球,經濟得到長足發展。那時候,儘管社會上也出現不少深層次矛盾,但很多市民都能嚐到一口經濟增值的盛宴。然而,一場猝不及防的瘟疫,令澳門經濟進入一個較大的分水嶺。疫情期間,本地經濟可謂奄奄一息,令人憂慮。嚴苛的防疫措施解除後的一年半載,澳門經濟確實出現較大反彈,之後就漸趨平穩,難有大突破。據統計,近月訪澳旅客數量尚算平穩,然而,內地和香港這兩大客源不時錄得跌幅,而賭收則不似預期,這樣的情況不得不警惕。
     消費理性 商戶叫苦
    樓市,可算是經濟寒暑表。原以為「撤辣」後,就可提升市民買樓或換樓的意欲,樓市就會回暖。但現實卻是,樓市措施鬆綁後,莫說是樓市價格和成交量反彈,甚至連樓市小陽春也未曾出現。一節見則百節知!樓市欲振乏力,就可知整個經濟環境寒風凜冽。近兩年,樓市疲弱,股市不濟,市民消費時更趨向理性化。外勞氾濫成災,很多市民特別是年青人找不到合適工作,薪酬和福利被壓榨,他們當然慳得就慳,偏向在內地電商購買性價比高的產品。此外,眼見政府無心解決外勞過多的問題,光顧本地商戶也只是助養外勞,所以現時很多市民寧可到內地玩樂消費,導致本地商戶生意一落千丈,經營壓力巨大。
    營業額每況愈下,商戶當然呻到樹葉都落,官員對此也不敢坐視不理,怎樣也要推出一些振興社區經濟的活動去應對,其中,三度舉行「社區消費大獎賞」活動,今輪活動規則與去年大致相同,並增加向長者提供三百元消費立減優惠。當局指出,「今次活動預算為二點九五億元,預料可拉動消費逾十一億元,槓桿約五倍。」現時市民消費力嚴重外流,以致內需持續低迷。本地商戶究竟要靠減價、產品多樣化抑或是其他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市民的消費欲?專家和學者也說不準。老實說,現在很多商戶的生意已到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地步,此類消費大獎賞也只是聊勝於無。任何振興社區經濟活動舉行期間,或多或少也可勾起市民的購物欲,令生意有所上升,但活動過後,生意再次歸於平淡,商戶又該如何走下去呢!?
    旅客量增 消費力弱
    市民北上熱潮不易逆轉,令本地市道非常慘情。要留住市民在澳門消費,最有效的方法肯定是派發消費卡。但從目前經濟大環境來看,並非派發一、兩次消費卡,民生區經營困局就可迎刃而解。但若然要將消費卡變成恆常福利措施,要政府長期向商戶「輸血」,這也有點不切合實際。既然難以留住市民,商戶就要花更多心思吸引遊客。疫後,訪澳旅客數量恢復得較快,小城再現人聲鼎沸的盛況。然而,內地經濟持續低迷,旅客消費自然降級;加上人民幣貶值,旅客更加捂住荷包不願消費。近兩年,內地同胞的旅遊模式有所轉變,他們傾向花最少金錢和時間去開展「高效率」的旅遊體驗,乘坐博企的發財車、吃賭場提供的免費小食、然後到網紅點打卡拍照,充其量買點生活用品,然後就打道回府,此類「特種兵」旅客對本澳經濟貢獻實在有限。
    近月多了一批來去匆匆的訪澳旅客,據統計,近月不過夜旅客數量上升,旅客平均逗留時間亦有所縮短,相信跟珠海「一周一行」、橫琴深合區「一簽多行」實施有關。一直以來,特區政府只懂搞活人流,一味沾沾自喜「旅客數量增加了多少百分比」、「數字又創新高」。要知道,客流不等於錢流,數量多亦不等於質量高。當局只懂一味向中央爭取內地二三四線城市的自由行客、方便即日來回遊的一簽幾行措施,這樣對整體經濟也沒有帶來真正裨益,甚至到頭來白忙一場。再者,現在內地同胞已不再是見識匱乏的鄉巴佬,當了羊牯也懵然不知。他們手頭緊了,也變得精打細算,甚至貪小便宜。商戶可以騙旅客一次,但也難以騙第二次,要撬開內地同胞的口袋確實沒有過往般容易。市民北上浪潮洶湧,旅客消費又降級,兩者結合,就導致現在市道死寂。
    作好準備 面臨寒冬
近二十年來,博彩業可謂撐起了本澳經濟半邊天,為政府庫房進貢千億計的稅收。可是長期依靠單一行業支撐其繁榮,也會帶來極大的經濟風險,特區政府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近兩年極積推進產業多元化。不過,走出單一產業的狹窄胡同不能一蹴而就,行政長官岑浩輝也直言﹕「博彩『一業獨大』的結構性問題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仍然難以實現根本性轉變。」
    澳門經濟的元氣沒有從疫情裏完全恢復過來,商戶倒閉如潮,市道不斷走向蕭條,加上就業政策對本地人不友善,以致市民對前景感到更加迷茫,並對政府表現感到失望。而自特朗普二度當上美國總統,中美貿易戰就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對峙狀態,澳門肯定沒法獨善其身,勢必令本地經濟發展步伐變得更沉重。此外,近兩年內地經濟亦頗為疲弱,澳門已不能指望「中央送大禮」去打救經濟。除了開會、喊幾句口號外,官員應該改轅易轍去挽救持續低迷的經濟。面對外憂內患,寒徹骨髓的經濟嚴冬期,究竟何時才可結束?沒有人能預測得到。但在遇到聖誕老人前,廣大市民唯有繫好安全帶!
                   *雲迪*
昔日新聞
Ma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MonTueWedThuFriSat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