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9年08月1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遼寧芭蕾舞團帶著《花木蘭》赴北美巡演
    【新華社瀋陽8月10日電】立足尖、壓腿、下腰、轉圈、大跳……在中國東北瀋陽市遼寧芭蕾舞團的練功房裡,芭蕾舞者們這些天正抓緊練功和排練。8月下旬,他們將帶著自己的原創芭蕾舞劇《花木蘭》遠赴北美,開始約一個月的巡迴演出。
    1980年,剛剛成立的遼寧芭蕾舞團還只能模倣排演《天鵝湖》等經典芭蕾舞劇。39年間,這家芭蕾舞團已經創作演出了20多部帶有「中國色彩」的原創芭蕾舞劇,《花木蘭》則是最新的一部。
    在遼寧芭蕾舞團團長曲滋嬌眼裡,花木蘭作為一個小姑娘和一群大老爺們一起訓練,情節、動作是一種黑色幽默,但是她鍥而不捨成為花將軍,令人感動。「關鍵是她替父從軍、抵禦外辱的家國情懷和對和平的嚮往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共通的。」
今年57歲的曲滋嬌是遼寧舞台上最早的「白天鵝」之一,也是第一個斬獲國際級芭蕾舞金獎的遼寧芭蕾舞者。
    遼寧芭蕾舞團與中央芭蕾舞團、上海芭蕾舞團並稱中國三大芭蕾舞團。當年,曲滋嬌被招入團中,成為遼寧芭蕾舞團的「開團」演員之一,《天鵝湖》是她出演的第一部舞劇。「很多觀眾從未看過芭蕾舞,也看不懂芭蕾舞,只是非常好奇。」她說。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審美水平日益提高,對芭蕾的接受程度已今非昔比。與人們熟知的《天鵝湖》《吉賽爾》等古典劇目相比,新創作的足尖上的「中國故事」獨具特色。
    「用一次中西藝術的融合碰撞,講一段家喻戶曉的英雄故事。」這是曲滋嬌眼裡的《花木蘭》。
    該劇編導王勇說,《花木蘭》融合古典與現代藝術元素,結合當代人審美觀念,是一部中外觀眾都能欣賞的芭蕾舞劇。
用芭蕾這一典型西方藝術形式來表現中國題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花木蘭》從創意、采風到編導、排演用了大約3年的時間,不僅在編舞、配曲、情節設計、美工、化妝等方面都面臨很大挑戰,讓演員們真正融入角色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曲滋嬌說。
    29歲的遼芭首席主演于川雅飾演花木蘭,角色塑造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讓她感觸頗深。「演花木蘭替父從軍,我就變成了男的,按照劇情需要還得做俯臥撐,和男孩一起去耍棍舞。團裡有的小女孩和我說‘姐,你再不是我的女神,成我的男神了!’」她哈哈笑著說。
    以扇子、旗袍表現中國韻味的《茉莉花》,將中國武術融入芭蕾舞的《太極》,將古典舞、現代舞、民族民間舞融入芭蕾舞中,讓中國傳統樂器與西洋樂器合奏,讓習慣演王子、公主的演員變身盲人阿炳、女戰士……遼寧芭蕾舞團通過一系列創舉,將源於西方的芭蕾舞藝術充分融入「中國元素」,印上「中國符號」,也獲得了國際芭蕾舞界的認可。
    近年來,遼寧芭蕾舞團的《末代皇帝》《二泉映月》等原創劇目先後在美國、歐洲、南非等多地演出,每場上座率均達到90%以上。《末代皇帝》在歐洲巡演的時候,一次演出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演員一再謝幕,觀眾掌聲都不停。「沒想到國外觀眾對足尖上的‘中國故事’這樣喜歡。」曲滋嬌說。
    不久前,在一場專門給小學生演出的《花木蘭》開場前,全場小學生齊聲背誦《木蘭辭》。
   「越來越多的觀眾已經看得懂我們的芭蕾舞在講什么了,連小學生都能安靜地坐在劇場裡看完整場演出,我們這些年的努力沒白費。」曲滋嬌說。(記者牛紀偉、陳夢陽、趙洪南、彭卓)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