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外出求醫乘巴被拒 的士司機可不戴面罩
特許證混亂車長難執法

【特訊】本澳正處相對靜止管理,公共巴士提供有限度服務,指定乘客須出示「特許工作證」。警察總局共發出六萬三千多張特許工作證。交通事務局稱,持有該類「特許工作證」人士,乘搭巴士一定要出示正本,曾發現有人使用副本企圖乘搭巴士。
本澳公共服務昨起一連七天,提供有限度服務,除公務員及家傭,指定乘客須出示「特許工作證」。警察總局警務聯絡及公共關係處處長張健欣表示,「特許工作證」須有主管實體部門發出及蓋章才有效,工作證上亦有治安警察局的標誌,共發出六萬三千多張特許工作證。
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廳長曾祥軒表示,持有藍卡的家傭才能乘坐巴士,藍卡有顯示工作性質。至於傳媒反映有長者在社會相對靜止狀態下,外出求醫搭巴士被拒。曾祥軒表示,居民搭巴士到醫院時,可出示紙本或電子資料便可上車,若有急症可召喚救護車。此外,巴士公司亦有派站務員在醫院外的站點維持秩序,知道居民由醫院出來是基本不會拒絕其上車,局方會與巴士公司不斷檢視相關制度。
被問及網上有人持有無識別身份或工種的特許工作證,會否讓措施出現漏洞,曾祥軒表示,巴士公司已掌握識別特許工作證的顏色、尺寸等規範,而搭巴士人士須持有正本特許工作證,曾發現有人曾使用副本企圖乘搭巴士。
乘客上車需持特許工作證措施實施首日,由清晨五時半至早上九時,兩間巴士公司共發出四百三十多班巴士班次,接載了七千二百多人次的乘客。曾祥軒表示,當中被拒上車個案一百二六宗,他稱,措施需時磨合,期間局方和巴士公司不斷溝通,巴士公司亦有針對服務向車長講解和培訓。
交通事務局表示,為避免新冠病毒疫情於交通工具上傳播,保障的士駕駛員及乘客,交通局進一步加強的士防疫措施,所有的士駕駛員須佩戴KN95或以上標準的口罩及面罩。
同時,配合特區政府防疫措施,自7月11日零時至18日零時,的士司機必須每日接受一次核酸檢測。
交通事務局表示,為避免新冠病毒疫情於交通工具上傳播,保障的士駕駛員及乘客,交通事務局進一步加強的士防疫措施,所有的士駕駛員須佩戴KN95或以上標準的口罩及面罩。同時,配合特區政府防疫措施,自7月11日零時至18日零時,的士司機必須每日接受一次核酸檢測。
此外,的士前排座位不可載客,車廂需持續保持通風。每次接載乘客後,需對車廂進行適當全面消毒;具條件之的士車廂,需在司機座位與後排座位之間加裝遮擋裝置。
交通事務局呼籲市民配合特區政府防疫措施,如非必要請勿外出。如務必出行且需乘搭的士,應按照特區防疫措施及做好個人防護,佩戴KN95或以上標準的口罩。如的士車廂張貼有場所二維碼,請配合的士司機,掃碼記錄行程。如市民之健康碼為黃碼,請於上車前向司機說明,若司機不便接載,不屬拒載行為;健康碼紅碼人士則不可乘搭的士。
對於佩戴面罩會影響視線,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廳長曾祥軒表示,的士司機工作時是否須戴面罩,司機可因應駕駛情況判斷,若認為可能會造成駕駛障礙,可以安全為考慮,不使用面罩,但一定要做好其他安全措施,包括佩戴好口罩和不讓乘客坐前排座位,以及保持車廂內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