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局指包括心血管病慢性病有年輕化趨勢
宣傳教育早識別早治療


【特訊】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指出,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內的所有慢性病均有年輕化趨勢,當局會持續通過更廣泛的宣傳教育,讓市民能在早期識別,及早求醫。此外,羅奕龍透露,短期內仍會維持保障口罩及快速抗原檢測供應計劃,又指雖然現時本澳新冠疫情已趨緩和,但社區內亦有一定程度傳播,呼籲尤其長者和慢性病患者,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燒,應及早自行檢測。
澳門介入心血管病學會昨日舉辦年度論壇,邀請內地、粵港澳大灣區、台灣、泰國、菲律賓等數十位心血管病專家演講、討論和手術演示,介紹當前心血管病診治的最新進展。
羅奕龍表示,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內的所有慢性病均有年輕化趨勢,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年輕人亦逐步增加。
他指出,近十年來,山頂醫院為六百一十名「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開通血管,當中八成採用介入手段。過去三年,通過技術流程優化和績效管理,由心電圖診斷至血管開通,平均時間由原來的九十二分鐘縮短至七十六分鐘,當中逾半病例少於六十分鐘。他稱,將來會以更多方法縮短時間,但強調預防優先,當局會持續推動市民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及定期體檢,並通過更廣泛的宣傳教育,讓市民能在早期識別,及早求醫,當局亦會不斷優化和完善心血管疾病預防和控制體系。
此外,羅奕龍透露,短期內仍會維持保障口罩及快速抗原檢測供應計劃。他指出,部分市民仍然每期購買口罩和快測,當局亦希望提供更多選擇,因此,當局短期內會維持相關供應計劃;若未來完全毋須再使用快測,才會暫停供應。
羅奕龍表示,雖然現時本澳新冠疫情已緩和,但社區內亦有一定程度傳播,呼籲尤其長者和慢性病患者,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燒,應及早自行檢測,一旦確診需盡早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羅奕龍亦呼籲,有呼吸道症狀或發燒的人,應儘量佩戴口罩和減少到人多的地方,以防止病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