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與大灣區產業配合高峰論壇舉行
賀:搭建平台注新動力


【特訊】行政長官賀一誠昨日(18)日透過視頻方式在“科技‧創新與大灣區產業融合高峰論壇”上致辭。他表示,基於自身的定位和優勢,澳門正致力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產學研合作,共建產學研科技創新聯盟,聯合海內外高校、科技企業及投融資機構力量,助力大灣區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賀澳門特區回歸二十四周年暨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成立六周年慶典之“科技‧創新與大灣區產業融合高峰論壇”昨日上午舉行。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論壇將進一步助力業界搭建分享經驗、探索前沿的交流合作平台,為大灣區科技產業融合注入新動力。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六年來廣泛團結大灣區工商界精英,積極發揮政商溝通對接、企業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在參與大灣區建設上建樹良多。
賀一誠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肩負着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堅持改革開放的重大使命。澳門作為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擁有珠江西岸領先的學術科研基礎。
同時,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特區政府及各界的必做題。澳門今年編製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大力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在科技產業方面,特區政府正致力推進產學研融合發展,發掘、引進及培育優秀科創項目,不斷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賀一誠續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新空間和新機遇。兩年多來,深合區科技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未來,深合區將繼續完善產業發展空間載體,規劃建設澳門品牌工業園、“專精特新”高端製造產業園,加快中葡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集聚地建設,吸引國內外科創項目落戶澳門、深合區和大灣區,逐步建成“澳門平台、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澳琴聯動發展新模式。賀一誠表示,歡迎各地企業家到澳門特區和深合區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
科技創新與大灣區產業融合高峰論壇舉行。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聯席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崔世昌表示,今次論壇對推動新興產業發展、促進企業合作交流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希望能為推動大灣區蓬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由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辦之科技創新與大灣區產業融合高峰論壇於昨日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等出席,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將分別以視像發表致辭。高峰論壇有工商界人士、學者約300人與會。
廣東省副省長張新表示,廣東全力推進粵港澳深度合作,粤澳合作取得可喜的成績。他提到,粵澳經貿合作持續深化,今年(2023年)1-10月,廣東與澳門貨物進出口總額126億元,澳門在廣東新設企業超過1,700家,實際外資總額為25億元。廣東在澳門新設企業18家,實際投資額超過9,300萬美元,增長6成。張新在科技創新與大灣區產業融合高峰論壇上透過視像致辭,稱廣東省將繼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更好發揮平台和優勢作用,努力促進三地融合發展。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視像致辭時稱,金融和創新科技都是港澳全力發展的重點方向,內地和港澳金融管理部門將進一步優化跨境理財通,豐富大灣區居民的投資選擇,同時促進粵港澳三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他並鼓勵大灣區的工商企業家及創新創業者,把握好香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
在高峰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致詞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目前共有133位主席團成員,包括7位現任的全國政協常委,50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或全國政協委員,有20個不同國家的中華總商會會長或副會長擔任聯盟的特邀常務副主席。他稱,數字灣區建設3年行動方案已正式實施,粵港澳之間的經貿、科技合作、生活旅遊都將加快融合發展,他期望這次論壇可為大灣區建設出謀獻策再創輝煌。
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聯席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崔世昌表示,本澳高新科技產業已加快培育,科研成果產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排名第4,中醫藥、生物科技及集成電路方面的科研成果及水平尤為突出,大部分已初具產業規模。崔世昌稱,今次論壇對推動新興產業發展、促進企業合作交流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希望能為推動大灣區蓬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