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敏:用好金名片增海外影響力
吳志良:文化強澳帶動多元發展


【特訊】澳門當選為中國二零二五年「東亞文化之都」。文化局局長梁惠敏表示,希望利用好這個金名片,與日韓連成更強大且能代表東亞文化的盛事,同時增強澳門的海外影響力。
「機遇澳門」主題採訪團昨日下午到大三巴牌坊、哪吒廟、大炮台、中葡平台展示館、媽閣塘活化片區、大賽車博物館及澳門博物館參訪。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指出,澳門的文物及特色片區非常多,所有文物保護面積共佔一點二三平方公里,政府近年借助片區活化計劃,希望更好地轉化利用歷史片區,從而帶動更多市民或遊客在參觀遊覽過程中,更好認識本澳歷史文化,同時更好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澳門當選為中國二零二五年「東亞文化之都」。
梁惠敏時表示,希望利用好這個金名片,與日韓連成更強大且能代表東亞文化的盛事,同時增強澳門的海外影響力,當局正籌備明年(二零二五年)年度計劃,希望串聯全年盛大活動,並加入中日韓元素,把本澳重大品牌活動帶到海外舞台,更好地說好中國故事和澳門故事。
梁惠敏表示,特區政府會做好中央給予澳門的「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角色,在文化領域上發揮好平台作用,促進中葡文化交流。梁惠敏指出,例如每一年各大節慶,包括五月的藝術節、十月份的國際音樂節,還有接著的中葡文化藝術節等,這些品牌的活動,把一基地的角色發揮好。這些活動都會邀請很有代表性的某一地方、城市的,可以宏揚中華文化的節目到本澳,加上澳門本地的節目,再邀請包括葡語系國家更多國際不同演出來澳門,從而在澳門作為一個平台,更好把這些文化作很好的交流。
另外,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稱,澳門積累了中西並存、古今同在的深厚歷史文化環境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交流互鑑、經驗。這些在澳門的日常生活中都能體現出來。換句話說,澳門也是在未來進行中外文明交流互鑑非常理想的場所。很可惜舞台已搭建好了,需要人來唱戲。所以很期待有更多人來利用這個舞台,有更多人來在這舞台唱戲,使得澳門文化的潛力和力量能充分釋放出來。
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張作文在「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表示,一至四月橫琴澳資企業的產業增加值達八至九億元,未來有機會達到橫琴發展規範第一階段的二十億目標,形容澳門企業在橫琴營商勢頭良好,為澳門年輕人建立新的發展平台。
張作文表示,澳門回歸二十五年以來,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社會大局穩定,能夠處理好一國與兩制之間的關係,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澳方針,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他指出,本澳未來有五大發展機遇,包括「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橫琴深合區建設機遇、新的人才引進制度、投入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擦亮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