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逾16.9萬旅客人次入境創國慶假單日新高
旅局多元活動帶動經濟


【特訊】旅遊局表示,澳門的國慶節假期客況理想,十月二日入境旅客達十六萬六千一百人次,超過二零一九年十月五日,十六萬二千一百人次的最高單日紀錄,成為有正式統計數據以來國慶假期旅客的最高單日。內地國慶假期第三天,截至昨日晚上九時,各口岸共錄得六十三萬六千零四十三萬人次出入境,旅客佔三十萬五千八百六十萬人次。當中入境旅客十六萬九千二百六十萬人次,再破前天最高單日紀錄。
統計暨普查局數據顯示,之前的國慶假期頭三位單日最高紀錄均出現於二零一九年,依次是十月五日(十六萬二千一百)、十月三日(十六萬一千六百萬)、以及十月二日(十五萬九千三百萬)。
旅遊局表示,政府臨時數據顯示,十月一日入境旅客十三萬八千三百人次,翌日十月二日增加了近二萬七千七百人次,單日增幅達兩成。旅遊局期望在一系列的盛事活動以及推廣優惠下,國慶假期客況會持續向好。
旅遊局代局長程衛東表示,酒店入住率方面,暫時收到十月一日入住率近九成五,相信未來幾日能維持入住率。整體日均旅客,相信會繼續保持大約十三萬人次以上趨勢。
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表示,旅客數字理想,相信政府相關部門尤其旅遊局加大在內地的宣傳力度,亦有中央的惠澳政策開放多十個自由行城市疊加的效應下,今年黃金周內地居民來澳意欲比較強。希望藉著旅客來澳能去到各個區域的中小企消費,從而帶動中小企經濟。在旅遊團客方面,胡景光表示,由於旅客出行模式改變,相信自由行旅客將進一步增加,預料佔整體旅客八成。
內地十一國慶黃金周假期第三天(三日),大三巴一帶人流絡繹不絕,大三巴街下午因人流擠擁實施人潮管制,有警員在場維持秩序。有內地旅客表示,假期訪澳人流多,認同人潮管制有助分流和管理秩序,認為現場指示清晰;有廣州旅客首次來澳一天遊,他稱,人潮管制沒有影響旅遊體驗,認為現場秩序良好,透過社交平台做攻略,會到不同景點打卡。
有小食店負責人認為,昨日區內人流多,但未及前日(二日),人潮管制亦沒太大影響,而假期頭幾天生意較平日增長一、兩成,已增加備貨量,對整個假期有信心。有手信店亦反映十一國慶假期生意較平日稍增,認同政府透過不同舉措引客,但指旅客消費力一般,現時訪澳的年輕旅客較多,但只「買好少嘢」,形容「旺丁不旺財」,認同實施人潮管制,但需適時因應人流情況解除措施。
在氹仔舊城區,臨時行人專區繼續實施,治安警人員駐守路口,指揮車輛需繞道而行,官也街一帶昨日下午人潮如湧,有旅客表示,設行人區可以安心步行及拍照,認為措施方便旅客。有居民稱,今次行人區的實施時間,對上學上班出行沒有太大影響。區內商戶表示,內地第三日假期,人流很多,生意亦較預期好,同比去年國慶假期有所上升,但仍要看周末情況,才確定升幅多少。
內地國慶假期第三天(十月三日),治安警公佈,截至昨日晚上九時,各口岸共錄得六十三萬六千零四十三萬人次出入境,旅客佔三十萬五千八百六十萬人次。當中入境旅客十六萬九千二百六十萬人次,出境旅客人次十三萬六千六百人次,主要行經關閘、橫琴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口岸入境。
旅遊局表示,今年在中央一系列惠澳措施、澳門全社會和特區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澳門旅遊業快速復甦及取得進一步發展。農曆新年和暑假檔期的旅遊業整體表現持續向好,八月份客量更創歷年新高。
旅遊局又表示,延續暑假的良好發展勢頭,今年國慶黃金周這個重要的旅遊檔期,旅遊局和業界及其他相關部門,用好用足中央的惠澳措施,全力全面發揮「旅遊+」的功能,發揮澳門獨特優勢,推廣「盛事之都」、「美食之都」,把澳門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擦得更亮。
通過舉辦一連串盛事活動、旅客消費優惠以及社區資助活動,共同促進旅遊業發展,引客入區,帶動社區經濟及支持中小企經營。其中的「雙慶」活動-第三十二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反應熱烈,受到廣大居民和旅客歡迎。周日(十月六日)最後兩場,由日本及葡萄牙的煙花公司分別演出。
另外,旅遊局在議事亭前地利斯大廈建築物的澳門旅遊吉祥物「麥麥」主題大型裝置於十月一日起添新裝,加入「慶祝」元素的新裝置,增添國慶節假期喜慶氣氛,共賀雙慶之年;國慶節假期亦有多項社區活動在不同區分舉行,邀約居民和旅客參與,推動社區旅遊促消費。
旅遊局表示,在國慶假期這個重要的檔期,聯同業界及其他相關部門用好用足中央的惠澳措施,全力全面發揮「旅遊+」功能,發揮澳門獨特優勢推廣「盛事之都」、「美食之都」把澳門國際大都市的「金名片」擦得更亮。有旅遊業界表示,今年國慶假期內地旅客來澳意欲較大,希望透過盛事活動、旅客消費優惠及社區資助活動,共同促進旅遊業發展,引客入區帶動社區經濟,支持中小企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