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界指港澳船運經營仍困難
盈利只恢復疫前三四成


【特訊】統計暨普查局早前公佈,運輸物流業盈利達五十六點二億元,按年增加二點四倍,反映運輸物流業轉虧為盈,但有物流業界反映行內仍然面對較大困難,估計只恢復到二零一九年同期的三至四成。
統計暨普查局早前公布,去年有營運的運輸、倉儲及通訊業場所共三千零七十三間,按年減少二百二十間,在職員工則增加二千一百人,行業盈利五十六點二億元,按年增加二點四倍,反映運輸物流業轉虧為盈。但業界反映,不論是跨境、國際、內地與澳門之間的物流服務,以及港澳船運方面仍然面對較大困難,當中只有航空物流較為出色,因此認為仍未恢復至二零一九年同期水平,估計只恢復到三至四成。
物流貨運聯合商會理事長李國輝表示,較為出色的則是航空物流,因為鄰近地區措施上的限制,令我們在儲存貨運包機方面,以及在業界的努力下都能夠爭取到貨源,但是在中澳跨境及國際物流上,以及在港澳間的海上運輸則看不到很亮麗的成績。
香港機場客運服務(澳門)公司副總經理陳文育表示,現有班次基本滿足到一般客量需要,疫後升幅預估有三成,機場線於去年八月才開始新營運模式,客流量有穩定升幅,相信升幅態勢會繼續維持至明年,並正在積極與港澳相關部門持續溝通,爭取加開節假日班次。
陳文育又稱,我們有加開凌晨班次方向,因為始終需要有整體配合,包括整體客量要達到一定水平,因為要去到二十四小時不是單一方面可以解決,包括整個香港的配套,澳門本身的陸路配套,如果要二十四小時,澳門口岸到十二點後已經沒有車,那我們要如何去解決市民的出行呢?這個是整體的配合服務。
陳文育亦指出,現時有約二十名跨境司機,跨境司機聘請門檻亦較高,需持有三地牌駕駛執照及經驗,較難有新人願意入行,正在積極訓練及招攬相關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