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電子化服務將推出
屆時市民常用服務八成可網上辦理

【特訊】二零二五年度行政法務範疇施政方針指出,要繼續推進公共行政改革,以及推出更多電子化服務等。行政公職局表示,正計劃分別把「一戶通」與「商社通」升級至3.0與2.0版本,將會重點引入智能化的元素和優化帳戶的管理等。法務局則指出,今年將推出多項電子化服務,屆時有約八成市民常用的服務,可以網上方式辦理。
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邀請嘉賓出席探討公共行政改革及電子政務工作。行政公職局局長吳惠嫻表示,今屆政府已建立公共行政改革領導及統籌機制,透過加強頂層引領協作跨範疇部門,解決政府部門之間協調不暢等問題;今年將分階段重組行政公職局,未來將從制度構建、跨部門職能重整、檢討及完善部門職能設置為方向,尤其針對一些職能重疊、分工不清或服務缺口領域展開職能重組。
吳惠嫻稱,政府將繼續發展電子政務和引入「放管服」,不斷提升公共服務的質素和效率;並將有序擴展「一戶通」、「商社通」功能,打造「一戶通3.0」及「商社通2.0」;至於「放管服」,即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包括在合理範圍內盡可能放寬、簡化和完善各行業的准照審批條件及流程。
吳惠嫻表示,目前已聯同十一個公共部門,包括法務局、身份證明局、交通事務局、市政署及社保基金等,開展人工智能 (AI)大模型訓練的內部測試。她稱,因當中涉及處理政府資訊,必須審慎處理,並需長時間來訓練相關模型,短期內未必能推出。她稱,現時部分部門內部已試用相關模型輔助工作,相信未來可應用至內部校對、翻譯和撰寫會議記錄等場景。
對於有聽眾希望完善「一戶通」搜索功能,吳惠嫻稱,未來「一戶通3.0」將優化相關功能。施政報告提出提升出生津貼至六千五百元,她指出,公務員不適用相關社保制度,政府將考慮調升公務員的出生津貼,由現時六十點調升至七十點,並會在立法會二常會正審議的修改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中一併修改。
法務局局長梁穎妍表示,特區政府去年已完成三部登記公證範疇的法律,涉及民事登記、汽車登記、物業、商業登記及公證的電子化,當局內部亦完成登記公證系統的重構;她表示,政府目前提供的電子化服務,已經涵蓋市民經常使用的登記公證服務中的六成服務,又透露預計今年第二季和第三季推出多項的電子化服務,包括公司設立登記、自然人商業企業主首次登記等,屆時有望實現全程電子化服務,當局預計相關的服務推出後,將有約八成市民常用的服務,可以網上方式辦理。
立法統籌方面,梁穎妍稱,近期成立「澳琴一體化法律專責工作小組」,專題跟進各範疇的法律法規是否存在不適應的問題;同時,將透過跨部門協調小組機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為專題的本年度立法規劃。梁穎妍又提到,當局成立的法律統籌工作小組,已梳理約二百項較滯後的法律,主要涉及發牌制度、廣告法等,包括計劃簡化飲食及飲料場所發牌制度,少於一定面積且非高風險工程的飲食場所,會由現時准照制度改為備案和登記,政府作事中、事後監管;而屬高風險的飲食場所則沿用准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