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假第三天逾61萬人次出入境
旅客舊區感受世遺歷史


【特訊】復活節假期第三天,澳門迎來了不少旅客,除了大三巴等熱門地標,亦有旅客選擇漫步澳門舊城區,認為可以在了解澳門歷史文化的同時享受片刻的寧靜。治安警察局公佈,截至昨晚九時,本澳入境旅客共有十三萬四千九百三十三人次。
復活節連假第三天,除本澳旅遊區人流持續暢旺外,亦有旅客選擇深入舊城區,感受本澳中西文化交融特色。在世遺景點亞婆井前地和鄭家大屋的人流不多,有旅客認為,相較於本澳娛樂場等地,亞婆井前地等更有老城區氣息,形容發現到更多不一樣的澳門,期望下次來澳繼續深入舊城區;旅客周先生則專程到鄭家大屋參觀,認為本澳對歷史文物的保護非常好,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築風格亦別具特色;亦有旅客認為,到舊城區遠離城市的喧囂,讓身心感到舒適,建議應更多推廣舊城區的旅遊景點。
在鄭家大屋一帶人流不算太多,有旅客表示,第一次走進澳門舊城區,發現了澳門不一樣的一面。有江蘇旅客指出,以前來可能是在繁華的地方比較多一點,這次來這種小巷裡穿梭,感覺還挺舒服,有找到好吃的或者拍照地方,挺接地氣的。
有深圳旅客稱,一直去的可能就是大三巴或者娛樂場那一塊新區,然後老城區這邊沒怎麼好好走過,所以這次來就希望在這邊好好逛一逛、看一看。覺得這邊完全不一樣,離開了城市的那種喧囂的感覺,挺好的,挺舒服的,就會有讓人慢下來的感覺。有家長特地帶小朋友去到鄭家大屋,希望讓小朋友了解更多澳門的歷史文化。
有杭州旅客稱,昨天(周日)剛剛出來,然後去邊上的教堂,第二站就是這裡,小朋友剛剛在裡面有畫畫還挺好玩的,挺喜歡這裡。覺得這裡舊城區的氣氛很有煙火氣息很喜歡,就會體會一些當地在地的一些東西,會比較不一樣,我們還是挺喜歡這種氛圍的。
亦有旅客一直對澳門的文化遺產都比較感興趣,趁假期特地過來參觀,認為別具特色。有北京旅客稱,最大特色就是融合,就是又有中國特色,又有葡萄牙特色,同時還有一些南亞的,東南亞的風格融合在裡面,所以挺好的。我覺得還好吧,因為澳門的文化遺產區是集中的一個直線上,所以還是比較好找的。有香港旅客稱,摩爾式的建築風格在亞洲地區比較少見,據我所知在港澳兩地只有澳門有這種建築特色。其實都挺好,因為我基本上是走,每走兩條街都有綠色牌,有指示跟我說附近最近的歷史地點在哪裡,希望澳門可以多推廣這種具有融合特色的世遺景點,令更多人關注世遺保育的重要性。
而氹仔官也街一帶旅遊區人流亦持續暢旺,昨日不少店鋪前排起長龍。有餅店負責人形容人流有所增多,加上週末消費券疊加等因素,生意額亦較去年同期增加約一成,但整體旅客購買力較過往弱,期望五一假期設置的臨時行人專用區繼續帶動人流。
治安警察局公佈,截至昨晚九時,本澳各口岸出入境總共六十一萬八千六百五十九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共二十六萬一千四百七十二人次,當中入境共三十二萬一千三百九十四人次,出境共二十九萬七千二百六十五人次,入境旅客十三萬四千九百三十三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