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指市面對輔幣仍有需求故需做鑄幣準備
推銀行設自助硬幣兌換機具
【特訊】立法議員李靜儀、李振宇昨日(19日)就鑄幣需求評估、硬幣回收措施和聚合支付服務落實進展等問題約見金融管理局。局方回應,硬幣庫存下降,電子支付雖逐漸普及,但市面對輔幣需求仍有增長,故需做好鑄幣準備;並將透過推動銀行增設自助硬幣兌換等機具,提升硬幣的回收量和流通性,以更好評估鑄幣的需求。
出席會面的金管局成員有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委員李可欣,行政管理委員會輔助處副總監鮑偉春,貨幣發行及財務廳高級主任李家琪、助理主任徐麗斯。會上,李靜儀、李振宇表示,認同金管局有序做好鑄幣的規劃和準備,但本澳的電子支付發展迅速,認為要做好需求評估,令公帑用得其所;並建議參考外地做法,推動發鈔銀行增設自助硬幣兌換設備,方便市民兌換硬幣,期望透過加強硬幣回收和流通,減少鑄造新幣需要的同時,亦方便該局精準掌握市面的硬幣需求。他們亦關注聚合支付服務的落實進展,並希望政府能關注支付平台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陳守信及李可欣表示,雖然今年編列的鑄幣預算達3.4億元,但有關預算不是當年用完;本澳上次鑄幣是二○一○年,距今超過十年,眼見硬幣庫存下降,有必要做好鑄幣規劃,具體鑄造數量仍需視乎市場需求。儘管現時電子支付日益普及,但市面上對硬幣的需求仍然有增長。由於鑄幣需時較長,故現階段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又認同加大回收力度,增加硬幣的回收量和流通性,有助減少將來鑄幣的數量。該局自二○一七年已推動兩家發鈔銀行提供“免費輔幣兌換服務",但不少市民並不知悉有關服務,故去年起已加強宣傳。明白上述措施仍需市民取籌排隊、人手點算或有不便,將加緊與兩家發鈔銀行磋商,盡快研究增設自助硬幣兌換機具安排。另外,金管局有參考香港的流動收銀車措施,但了解後發現回收成本高、且回收比例有限,認為本澳實際條件不適合推行;該局亦研究增加硬幣的其他回收途徑,曾接觸研發“神沙機"的本地公司,但發現有關機器只能兼容一種支付平台,故已建議有關公司提升功能,兼容更多的金融機構的支付工具,該局亦樂見相關公司和商戶合作,方便市民將硬幣兌換成電子貨幣、購物券、作慈善捐贈用途等。希望能多管齊下,加強硬幣的回收率和流通性。
就電子支付平台的安全和穩定性問題,陳守信及鮑偉春表示,政府十分重視網絡安全,金管局對網絡安全有指引,有關公司需要遵守監管要求,出現問題亦會作出跟進和要求金融機構改善。有關聚合支付的問題,金管局事前和金融機構做了不少協調工作,若商戶使用聚合支付服務的話,須接受所有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該局亦有收集反饋意見,商界反映聚合支付有助減少多個機具設置及收款的麻煩,但仍有市民和商戶對服務認識不多,將加大力度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