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民調建議經援以電消發放

【特訊】婦聯就本澳抗疫政策及經援措施進行問卷調查,近四成受訪者認為新一輪經援措施未能紓緩經濟壓力,建議第二個百億經援措施,以家居開支補貼、注資電子消費優惠計劃等形式發放。
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就政府應對「6.18」疫情的抗疫政策及經援措施,在八月以電子問卷方式調查三千零九十八名十八歲或以上澳門居民。婦聯副秘書長黃梁君表示,調查以十分為滿分,受訪居民對政府抗疫政策評分為八點零四分,評價正面,其中最認同的首三項工作依次是「每天發佈最新防疫資訊」、「保障居民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供應」和「要求居民自我抗原檢測」,這三項措施,顯示當局就疫情的公開訊息處理,以及保障居民在維生及防疫用品上的供應受到肯定。
對於受訪者在疫情爆發以來所憂慮和擔心的社會或自身狀況,超過六成受訪者憂慮「出現裁員潮、失業率加劇或企業倒閉」,其次接近五成憂慮「自身整體收入持續下降」,最後近四成三憂慮「疫情發展不明朗,對社會造成不可預測的影響」,情況與二零二零年調查結果相若,反映自疫情發生以來,就業市場和營商環境仍是居民普遍擔心的因素。
從年齡層中深入了解,十八至六十五歲的受訪者普遍最憂慮「出現裁員潮、失業率加劇或企業倒閉潮」的情況,該年齡層作為勞動市場的主要供給者,疫情對於就業及營商環境影響深遠,反映「保就業」是保障民生至為關鍵的因素。
根據調查結果,有高達六成半受訪者表示因疫情關係收入大減或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同時六成半受訪者之中,只有不足一成人認為「618疫情」推出的經援措施能有效紓緩他們的經濟壓力,由此可見政府就本輪疫情推出的《二零二二年百億抗疫援助措施》未能覆蓋,或有效紓緩目前正在水深火熱的居民。因此,本會綜合居民意見和分析結果,建議特區政府在第二個百億援助中,向居民發放普惠抗疫現金補貼,以及延長家居及商號水電費補貼措施,在現時基礎上加入煤費、網費等補貼項目,減輕居民在今波疫情受到的影響。
另外,調查發現生活用品開支是大部分受訪者每月最大支出,雖然目前政府推出的電子消費優惠計劃仍然生效,但不少居民表示已在抗疫期間,花費在生活物品或採購防疫物資上,目前餘額所剩無幾或早已用完。導致即使現時社會已於抗疫常態化,但不少中小微企或傳統商戶亦因此未能在是次電消計劃中受惠。對此,婦聯建議政府在第二個百億援助中,再次向居民注資電子消費優惠計劃,讓居民以更靈活的方式消費,符合廣大家庭的生活需要,亦為社會內循環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