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商舖價高者得非最佳
建議引入社企青創促多元

【特訊】早前房屋局開展公共房屋商舖租賃招標,有議員建議當局可將部分舖位給予有意發展社會服務人士以「非價高者得」方式招標,亦可因應社會發展考慮修法。有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亦建議,引入青創、社會企業等進駐,以促進經濟多元發展。
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邀請議員梁孫旭、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洪偉東探討善用政府舖位,以帶動本地發展。
對於房屋局開展公共房屋商舖租賃招標,梁孫旭表示,公共商舖的租金穩定,但近年本澳營商環境有變,社會憂慮經營前景,招標周期無固定,最新一期招標時長亦較短,令大眾關注度不高。梁孫旭認為,現行有關法規實施逾三十年,新城 A區亦將有更多公共商舖,特區政府需考慮是否仍沿用原有的方式出租。
節目上,有聽眾質疑公共商舖租賃中以「價高者得」方式是否不合時宜,指出「以前他們的舖位招標像是以暗標遞信價高者得,個人認為比較合理一些。現在的情況全都是舉牌,像現在的人投煙花檔,現場的環境很像售樓部,大家不停舉牌,整個氣氛影響真的要投標競投的人」
梁孫旭認同隨著社會發展,政府資源未必要採用「價高者得」,他舉例,過去部分公共工程採用「價低者得」方式,工程質量參差,而當政府舖位租金相對合理,可帶動私人市場的租金調整,對發展社會企業亦有幫助。梁孫旭又稱,政府以直接判給形式予社企的公共舖位不多,他建議當局可讓部分鋪位給予有意發展社會服務人士以「非價高者得」方式招標,並因應社會發展考慮修法。
洪偉東認同有關法規要適時調整,對未來新城 A區的舖招租有幫助,他建議引入青創、科創、社會企業進駐,對社會多元發展有幫助。洪偉東認為,現時出現不少公共舖位閒置原因是欠缺長遠發展計劃,他稱有部分手工藝工作者及社交平台直播主反映,因租金問題較難有固定工作場所,當局應審視未來新地段的多元化發展規劃,將有關舖位釋出讓市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