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4月22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一群心智障礙少年
 組成「知了小樂團」

用音樂突圍唱響非凡訪人生天籟 
    【中新社成都4月14日電】(作者 王利文)14日下午,知了小樂團的路演照常在成都天府廣場舉行。站在圍觀人群中,12歲的樂團主唱玉兒(化名)身高僅及大人肩膀,但他自信從容、毫不怯場,雖偶有跑調,但稚嫩的聲音真摯且有感染力。演出時,很難發現玉兒的與眾不同——一名孤獨症患者。
    孤獨症全稱為孤獨症譜系障礙,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疾病。中國孤獨症患者有1000多萬,並仍有增長趨勢。孤獨症已成為導致中國兒童精神殘疾的首要疾病,他們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不止玉兒,知了小樂團的9名成員都是心智障礙者,有孤獨症、唐氏綜合徵等心智障礙症狀,他們包攬了主唱、鋼琴手、大提琴手、吉他手、尤克里里手、鼓手等。起初,這群孩子依靠音樂來療愈,隨著成員們漸漸成長,他們蹚出一條“音樂突圍”之路,唱響非凡人生天籟。
    交談時,玉兒滿臉笑容,講起自己的音樂之路,圓臉上的眼睛彎成兩道橋。從初加入樂團時“坐不住、愛亂跑”,無法練完一整堂課,到落落大方完成約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三四年堅持練習給玉兒帶來巨大變化,音樂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滔滔不絕講起路演時的感受,開心、緊張、興奮又期待。玉兒希望,學習更多好聽的曲子,“站在舞台上,把歌唱給大家聽。”16歲的吉他手子風(學名)和雙胞胎哥哥子云(學名)是樂團最“年輕”成員,他們2023年加入進來,分別擔任吉他手和鼓手。演奏時,子風眼神專注,敏銳地從現場音響中捕捉旋律,完成和弦彈奏。談及夢想成為音樂家的原因,子風的回答透露著融入社會的渴望:音樂中,能感覺到眾多的“人”。“一個人玩不起來音樂,兩個人能搭檔,很多人就能組成樂隊。”最近開始學習編曲的他,笑著為未來盤算,“要多熟悉旋律節奏、磨煉基本功,這是成為音樂家的前提。”
    從和病魔抗爭到真正“接納”兩個孤獨症孩子,這對雙胞胎的母親丁莉眼中依然有光。她稱,自己“很幸運”,因為音樂給孩子們開了一扇窗,“幫助他們在靈性層次得到極大舒展”。加入樂團,丁莉坦言有著更現實的原因:他們已經16歲,需要一步步融入社會。而在團隊中,他們能施展技能,找到價值感和通向社會途徑的同時,合作亦能加強個人和團隊間的連接,讓孩子們“彼此看到”,這些都是家庭給不了的,也是最大的收穫。音樂對於心智障礙者的重要性不僅是“勵志”或技能本身。成都市武侯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蔡曉莉指出,每個 特殊孩子生理和心理基礎各不相同,除了健康的身體、穩定的情緒和適應性行為等生理和心理基礎外,環境因素極大影響著他們融入社會。他們還需要得到社會各界更多關愛與寬容。
    家長的信任,是樂團得以長久的基石。知了小樂團老師、青羊民間音樂協會會長張婉鑫從2017年起,培訓過上百個特殊孩子。教學中,她耐心滿滿且嚴謹細緻,一遍遍握著孩子們的手找節奏、教技巧、培養樂感,讓他們的動作經無數次練習後形成“肌肉記憶”。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去年至今,知了小樂團已接到10余場商演。“收入平均分給了成員,有時每人能分到兩三百元人民幣。”隨著樂團贏來越來越多掌聲和尊重,張婉鑫期望孩子們“憑本事而非同情養活自己”的心願正漸成現實。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