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鑒行動促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特訊】鏡湖醫院與虞山醫派昨日舉行「中醫傳統特色療法的互鑒行動」開幕禮,雙方並締結「中醫藥文化建設促進聯盟」。主辦單位期望深化內地與澳門中醫藥學術以及文化合作交流,共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虞鏡中醫 同心護民—虞山醫派與鏡湖醫院中醫傳統特色療法互鑒行動」開幕禮昨午在鏡湖醫院霍英東專科大樓荷花廳舉行,衛生局局長代表、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主任莫蕙;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鏡湖醫院慈善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兼醫院院長吳培娟;藥物監督管理局中藥處處長林富聰;澳門江蘇聯誼會創會會長岑展平;鏡湖醫院慈善會常務理事黃嘉豪;鏡湖醫院慈善會理事白琪文;常熟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吳文進;常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黃熙枚;常熟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常熟市中醫學會會長葉文華;常熟市對外文化交流促進會辦公室主任張俊華等出席剪綵儀式。同場,澳、蘇中醫業界共同為「中醫藥文化建設促進聯盟」揭牌。
莫蕙表示,特區政府致力貫徹國家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政策,全力支持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包括透過成立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和中醫服務發展廳,持續提高中醫藥服務發展質量,致力於人才培養、區域合作、國際交流,普及中醫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充分發揮紐帶和橋頭堡作用。莫蕙指出,透過對虞山醫派學術的傳承創新,可以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的培養,提升中醫服務質量。當局未來將繼續弘揚中醫藥文化,積極探索中醫藥傳承創新路徑。
黃嘉豪稱,中醫理論與實踐博大精深,不同學派的形成均來自長期實踐經驗的總結與積累,有各自所長與獨特之處,通過交流互動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領悟各自精髓,不僅有助於提升醫學水準,也有助於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發展。他期望通過此次活動搭建一個高水準的交流平台,進一步深化蘇澳兩地對中醫傳統療法的理解和認識,促進中醫藥理論的創新和進步,共同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黃熙枚表示,此次互鑒行動既是深化雙方交流、實現合作共贏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他希望不斷加強兩地中醫藥特色技術交流,推進中醫藥文化交融與傳播,構建更加完善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更具特色的中醫藥品牌體系,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兩地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