氹仔舊區公交路線冀重新規劃
活化氹仔街市增熟食檔

【特訊】氹仔街市位處市區熱鬧地段,周邊不乏市民和旅客,該區的發展促進會期望有關當局未來在氹仔街市規劃中能夠做到與附近旅遊區形成差異化發展,從而吸引市民與遊客走進街市,有交諮委便期望當局能對該區公交路線進行規劃重整,充分考慮市民和遊客的實際需求,合理設置路線和站點。
氹仔街市位處市區熱鬧地段,平日的下午,街市周邊,不乏市民和旅客,然而隨著周邊商業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市民消費習慣的轉變,氹仔街市的人流量亦都受到影響。有市民表示,覺得東西較新鮮,可以有多一個地方選擇,不太喜歡超級市場包裝好的東西,為了這樣而來街市買東西。亦有意見期望街市能夠增加一些食肆和小吃攤。有檔主稱,甚麼也沒有,東西也不齊全,希望街市添加些食肆,有些小吃,吸引多些人上來。
近年市政署積極優化公共街市的經營環境,包括沙梨頭街市、紅街市等,期望改善民生福祉,豐富旅遊體驗,氹仔社區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徐承康期望,有關當局未來在氹仔街市規劃中,能夠做到與附近旅遊區形成差異化發展,從而吸引市民與遊客走進街市。
徐承康稱,如果是同質化發展的話,與附近旅遊區的食肆如果是類似近似的話,其實並不是一個優良發展,所以一個差異化發展,可否做一些旅遊區做不到的事,而又能夠吸引市民去的,譬如好像一些特色的茶座或者一些特色的文創的附設的東西,能夠吸引旅客之餘亦都吸引了我們本地社區。徐承康亦期望,能夠充分利用氹仔區內閒置土地,將其打造成為特色文創藝術市集。
至於有關氹仔街市以及該區附近的交通規劃問題,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陳昭怡期望,有關當局能藉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工程的臨時交通措施契機,對該區公交路線進行規劃重整並充分考慮市民和遊客的實際需求,合理設置路線和站點。陳昭怡稱,反而是究竟有多少路線應該入舊區,還是會不會有些路線,其實應該是舊區外圍,可能已經有個巴士站停一停,它既可能是去到去舊區的,但是亦都不需要入到去最心臟的位置,便可以在外圍處駛走,這個對於巴士將來整個運轉的時間會縮短一點。
陳昭怡又期望,能夠進一步發展氹仔的旅遊路線,把原本官也街的旅客引流至其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