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藍說帶著拼勁和謙卑
助力香港演藝界更新發展

【中新社香港3月4日電】(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十多年前,湖南衛視一行人特意趕來香港無線電視台(TVB),請當時已憑藉獨樹一幟的幽默搞怪台風在港聲名鵲起的王祖藍“出山”,參演綜藝《百變大咖秀》。那是王祖藍走入中國內地觀眾視野的開始。
臨走前,前輩曾志偉寄語:“一定要謙卑。”在歷經過去十年間內地綜藝及影視行業迅速起勢、百花齊放後,王祖藍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觸。在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3月3日舉辦的年度專業研討會上,他又如是叮囑後輩。 何為謙卑?王祖藍在研討會後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十多年前我們在內地看電影,有時候觀眾在笑,我們覺得不好笑。但是現在我們要去想,他們為什麼會笑?”他認為,祗有抱著一顆謙卑之心學習,弄明白這個問題,才能真正進入龐大的內地市場。
一些在“北上潮”中如魚得水的香港業界人士常說內地機遇無外乎“大”——足够的人力資源、拍攝資金和拍攝場地。但王祖藍卻覺得不止於此,平台與經驗同樣重要。他記得,多年前曾和內地演員孫紅雷、楊洋、黃渤等拍攝一條廣告,需要幾人穿上西裝熱舞,“幾個簡單的動作,竟然請執導《舞出我人生》的好萊塢導演斯科特•斯皮爾來教我們。”王祖藍慶幸自己趕上了內地影視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孜孜不倦地吸收內地經驗,也藉由這一平台對接上更多國際資源,快速成長起來。
他覺得,這樣的“成長公式”亦適用於當下的香港青年業界。畢竟,科技助跑,行業發展一日千里,造就了更多機遇,“從電視到網絡平台,再到短視頻平台,如今除了電影、電視劇,還有網劇、短劇。”王祖藍感嘆短短十年間仿佛經歷了三四個時代,他相信每個人最終都能够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但機遇處處,同樣意味著競爭激烈。內地各表演藝術院校每年輸送大批畢業生進入市場,“他們受過完整的表演訓練。”王祖藍坦言,面對如此專業的競爭,香港藝人北上之路相當不易。過去幾年,他以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秘書長、演藝公司合夥人等不同的身份和平台不遺餘力地提攜新人,協助他們對接內地影視公司、爭取發展機會等,希望他們在這潮流中站得穩一些,也站得再高一些。
王祖藍知道,他們早晚會被大眾看見。香港演員大多在TVB這一追求“平、靚、快”(廣東話,譯為“又便宜又好又快”)的“訓練場”中磨礪多年,他自己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TVB訓練出來的都是鐵打的人。市場環境的變化、困難造就了我們的韌勁和拼勁。”
“如果能帶著我們的拼勁,謙卑地吸收內地經驗、擴寬視野,那成長會是‘神速’。”王祖藍有時會想得更遠一些,正如負責《哪吒之魔童鬧海》原創電影音樂的香港音樂製作人朱芸編先進入內地參與多部大製作後,再返港為港產片配樂,王祖藍期待,有朝一日會有更多人帶著最好的創作回流,為港產片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