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5月2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戲曲可以借關公形象「漂洋過海」
    【中新社太原5月19日電】(作者 楊佩佩)關公在海外華人世界有很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千百年來,關公已從一位歷史英雄人物,逐漸演變為“忠義仁勇”的化身。如今,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故事流傳。
    山西省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晉劇表演藝術家武淩雲在海外多地進行晉劇演出時,一直以關公戲為主。在他40餘年的從藝生涯中,扮演關公已有30餘年,贏得“中國晉劇活關公”的美稱。
    如何讓傳統戲曲借關公形象“走出去”,讓其更好地在海外傳播?近日,武淩雲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晉劇有著怎樣的發展過程及文化價值?
    武淩雲:晉劇是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是中國傳統戲曲。清初,蒲州梆子流入山西晉中,與祁太秧歌、晉中民間曲調相結合,經晉商和當地文人的參與而逐步形成。因興起於晉中、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故叫“中路梆子”。流傳至外地後,被稱為“山西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晉劇,沿用至今。
    晉劇的唱腔和表演獨具中國北方特色,將山西民眾的粗獷豪邁與聰明智慧以藝術化形式呈現,凝結山西數千年的文化精髓,有很強的歷史性、現實性。
    晉劇配樂和戲文關聯性強,具有烘托作用,是晉劇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晉劇的樂器演奏也在不斷革新與變化。其間,晉劇借鑒其他劇種的配樂形式,引進西方管弦樂和打擊樂與民族樂器融合,演奏規模不斷擴大,表現力更具韵味。
    晉劇中人物服飾色澤鮮艶、圖案複雜,承載著中國古代戲曲服飾的鮮明特色,蘊含藝術價值。晉劇內容多選自真實的歷史故事,經過歲月積澱和藝術打磨,其觀賞性、哲理性及唱詞唸白的文學性都達到一定高度,展現著三晉文化底蘊。
    中新社記者:晉劇在海外傳播面臨哪些困境和挑戰?
    武淩雲:隨著社會發展,多元文化的衝擊給戲曲傳播帶來巨大挑戰。儘管新媒體與傳統戲曲的結合能贏得更高收視率和認可度,但比起漫畫、娛樂等文化傳播方式,晉劇的吸引力和時代結合度還稍顯滯後,這也是晉劇傳播受限的原因之一。
    晉劇表演作為舞台藝術,表演者在有限空間和時間內通過聲腔舞蹈、唸白語言、形態動作來表達情感思想。
   由於地域和藝術表現形式的局限,其對海外傳播更多隻能採用新媒體模式。新媒體與晉劇的結合,將晉劇表演通過鏡頭切換更加豐富化。但同時,觀眾的目光受到鏡頭畫面影響,會淡化舞台整體性、現場感及主體觀感。
    在我看來,晉劇傳播途徑、方式、內容創新不足。直至今天,晉劇在海外傳播仍然依賴政府機構推動,傳播形式單一,文化視角也具有局限性。民間各級演出團體、媒體及文化界力量未能在晉劇的跨文化傳播中發揮更大作用。
    因語言不通,加之晉劇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地方方言讓海外民眾難以瞭解晉劇所表達的意思。其次,價值觀不同,一些故事的思維方式並不一定能得到海外民眾認可。
    儘管傳播渠道和手段多樣,但圍繞晉劇展開的譯介與傳播活動並沒有在字幕翻譯、劇本改編、方言保留與改良等方面與時俱進,傳播活動無法做到保留古典戲劇特色與符合海外受眾審美相兼顧。
   中新社記者:晉劇中何時出現關公形象?關公在海外華人世界有很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如何以其形象在海外傳播晉劇?
    武淩雲:我的父親武忠和母親閻惠貞都是晉劇表演藝術家,他們是著名晉劇“鬚生大師”丁果仙的徒弟。晉劇中出現關公形象源於我的父母。1982年,父母將關公故事以晉劇形式搬上舞台,獲得好評,母親也成為戲曲歷史上首位女性關公扮演者。(未完‧待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