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委員冀建機制改善道路安全

【特訊】連日天雨,本澳各區多處道路出現坑洞,對駕駛者造成較大安全隱患,中區社區諮詢委員會委員黃萬濱建議,設立暴雨過後的巡查機制,以保障駕駛者安全;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林智超建議,政府從源頭改善道路質量,採用較耐用的瀝青鋪路。
連日天雨,本澳多處道路出現不同程度損毀,其中友誼大橋及西灣大橋出現坑洞,由於雨水充滿坑洞,駕駛者不容易看到路上有坑,車輛駛經時車輪陷入坑洞中,造成安全隱患,對電單車駕駛者而言更加危險,
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林智超認為,暴雨過後,較多重型車使用的道路、鋪路物料等均影響道路損耗情況,政府除了要加強日常巡查和保養道路,更需更換或採用較耐用的瀝青鋪路,同時加強施工質量,呼籲市民若發現路面損耗如出現坑洞,可致電相關部門跟進處理。
中區社區諮詢委員會委員黃萬濱認為,友誼大橋行車速度較快,電單車駕駛者過橋應盡量使用西灣大橋電單車專道,以策安全;政府亦應即時處理路面損毀情況,或加設指示牌及以圍欄圍封,提醒駕駛者注意。黃萬濱建議,政府加強巡查經常出現損毀的道路黑點,以及恆常做好道路的維護措施,並增設專線予市民反映道路狀況。
治安警交通廳表示,當局及維修公司已跟進處理相關坑洞,至於九月九日發生的交通事故是否與坑洞有關,當局仍在調查。市政署表示,颱風「蘇拉」襲澳之後,市政署一直派員加緊巡查全澳道路,已緊急維修五十八宗行車路面,包括美副將路面的坑洞亦已緊急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