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4月16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探訪西安的古韵遺風
    【中新社西安4月7日電】(作者 楊英琦)一朝入長安,一眼望千年。清明假期,古都西安再迎四海遊客,用古今交匯的瞬間填滿城中人的“一日三刻”。
    清晨,陝西歷史博物館門前如往常排起長隊。商周青銅器見證禮樂文明、歷代陶俑遙想古人百態、漢唐金銀器重現盛世氣象……上起遠古人類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當代社會生活的各類見證物,被譽為“華夏寶庫”的陝西歷史博物館收藏的170余萬件(組)藏品,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吸睛無數。
    “當金碗、熏爐等生活器具近在咫尺,塵封的歷史有了細節,變得生動、鮮活。”來自福州的周瑩直言不虛此行。通過“三彩載樂駱駝俑”暢想絲綢之路上的樂隊歌聲、在“葡萄花鳥紋銀香囊”中窺見唐朝貴婦的起居日常,千年時光在博物館中摺叠,周瑩與友人驚嘆于歷史的深邃,愈發期待下一站的“兵馬俑之旅”。
  “那可是2200多年前製作兵馬俑的工匠留下來的指紋啊!”多年來,最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攝影師趙震難忘的是發現指紋的一瞬,“時間已經消失了,就在同一個位置,他剛剛離開,而我就踩在他的腳印上。”
    發現于1974年的秦兵馬俑坑舉世矚目。千人千面的陶俑、氣勢恢宏的軍陣不僅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也展示出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40多年來,已有超1億人次的海內外遊客前來一睹風采,而關於秦兵馬俑的每一次考古新發現,仍持續吸引世人目光。
    午時,鐘樓寶頂上的金箔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晨鍾暮鼓”之餘,這座百年的城市坐標在今天有了新“工作”。
    “歷史痕跡的存在感在西安尤為強烈,給了我極佳的‘穿越’體驗。”來自巴西的安安是一名“漢服博主”,鐘樓、明城牆等城市古跡是他拍攝漢服主題視頻的常用背景,也成了遊客們在西安體驗漢服的“打卡”景點之一。西安鐘樓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以其為中心輻射出的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分別與明城牆東、西、 南、北四門相接。在這座古代城垣間穿梭的,除了“漢服自由”的人群,還有移動的“車輦”。
    以歷史人物為主題,打造移動場景體驗的城市觀光車是遊客的熱門選擇:與“上官婉兒”賞滿城文化,聽“琵琶女”講民間往事……“西安的一草一木皆有故事、一磚一瓦都是歷史,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館。”西安城市觀光車運營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張均汝說,通過沉浸式全維度的體驗,這輛穿梭于城市間的觀光車將努力拉近人們與歷史的距離。
    日光西斜,華燈初上,歷史與現實在“夜長安”中愈加難辨。走進大雁塔景區,無數詩詞在樹梢“閃爍”,在夜色中匯成一條“詩詞長街”;前方走來“李白”,攔住遊客吟詩作對;街 邊叫賣著杏仁酪、五香飲等長安美食。“鬢雲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之景在此重演。 大雁塔是為保存中國古代高僧玄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從藏經之所到文化地標,從長安到西安,大雁塔仿佛歷史的“年輪”,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漫長歷程。
    “來這裡後發現,人們的日常交流原來可以通過古詩那麼愜意地抒發。”在西安生活多年的台灣青年薛咏豐感慨于西安的文化底蘊,也為這座城市無處不在的詩詞元素所感動。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與龍年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山河詩長安》的“出圈”,使中國民眾的“詩詞基因”在西安“蘇醒”。在薛咏豐看來,“傳統文化不僅是童年啟蒙,也是支持我們前行的精神力量。”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