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訪澳交流社區醫療工作


【特訊】為進一步落實執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於二○一六年簽署《關於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考察培訓的合作備忘錄》,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諸宏明主任率領國內多個省市衛生健康委代表一行十五人,於日前一連三天分別到青洲衛生中心、黑沙環衛生中心、石排灣衛生中心、澳門明暉護養院等,就本澳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工作進行了考察交流。期間還參訪了仁伯爵綜合醫院及澳門協和醫院。
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副局長鄭成業、社區醫療衛生廳廳長謝師輝、社區醫療衛生範疇護士監督梁寶鸞等,與交流團就本澳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社區院舍照護服務、公營醫療專科部門與社區服務機構聯動協作等進行了交流。此外,交流團亦與衛生局社區醫療衛生範疇的代表進行了座談,詳細聽取本澳醫療衛生概況、醫療系統架構、醫療人員規模、培訓制度、各項保健門診運作、衛生中心在慢性病治理、癌症篩查工作,以及社區醫療與專科之間的雙向轉診機制等的介紹,還深入了解本澳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定位、服務網絡分佈和社區醫療人員資源分配等情況。
本澳社區醫療發展已接近四十年,作為公共衛生和醫院醫療的橋樑,在本澳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本澳共有九間社區衛生中心和兩個衛生站,為全澳居民提供免費的醫療衛生和預防保健服務;特區政府已連續十六年推行醫療補貼計劃,約七百間私營診所具條件接收居民的醫療券。近年,本澳社區醫療的服務量佔整體服務量60%以上,反映本澳落實了以社區醫療為重點,並達到了「全民健康覆蓋」的目標。而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新街坊」項目的衛生站計劃於今年內啟用,將進一步促進本澳醫療衛生系統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讓澳門居民在深合區享受趨同於澳門的生活。
此外,澳門特區政府亦主動對接國家《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部署,於今年七月發佈了《健康澳門藍圖》,以「關口前移、資源下沉、觀念轉變」為三大重點政策方向,進一步聯動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和全體居民的共同參與,共同致力提升本澳居民的健康水平。為進一步推動「健康澳門」的建設,社區醫療衛生範疇在體制機制方面,不斷加強三方面的工作,包括:優化醫防融合和分級診療的機制,強化社區醫療和公共衛生、以及醫院醫療的協作;建立慢性病管理質量的指標體系,提升衛生中心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治療控制率;加強家庭醫生的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制度,將精神健康服務融入社區醫療衛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