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指青年仍受酒精影響

【特訊】控酒法自上年十一月初生效,禁止任何人向未成年人銷售或提供酒精飲料。新法生效一周年,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認為,前線工作上,仍有受酒精影響的年青人,只是由於未出現嚴重情況而不願求助;亦有供應商聯合會會長葉紹文認為,控酒法的宣傳力度未足夠,有時業界在執行上亦會存在一些尷尬的情況。
控酒法生效一年,提供酒精飲料的地方都要貼上明確標誌,並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酒精飲料。在控酒法的生效下,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表示,今年首九個月有四十五宗酗酒求助個案,比去年增加十多宗,指出個案通常是由於酗酒出現家庭糾紛或醉駕等較嚴重問題而求助,求助年齡大多數是四十多歲,目前前線工作上也有受酒精影響的年青人,只是由於未出現嚴重情況而不願求助。
劉展瑞稱,夜場甚至是公園等地方,我們都看到有青年人深宵期間會有飲酒的情況,有些父母也可能覺得酒精沒什麼問題,飲些少也可以或教會他們飲酒,未來變成「酒筲箕」不怕被別人灌醉,這些謬誤要在家庭工作做教育。
供應商聯合會會長葉紹文表示,在控酒法的生效期間,有時業界在執行上亦會存在一些尷尬的情況,例如是有時零售業做飲品的特別推廣時可能會忘記貼上酒精類或非酒精類的標誌,或者是顧客到餐廳飲酒被要求出示證件時,可能由於法例宣傳不足而出現尷尬情況。
葉紹文又稱,餐飲業還有一個很大的顧慮,這顧慮是什麼呢,因為我們有部分菜式有加酒,會否青年人不可食用呢,這是有很大爭議。初期到現在宣傳力度也不足,我建議除了零售餐飲的宣傳外,在社區和學校或屋苑也要加強宣傳。
葉紹文又表示,在控酒法下,入口商和批發商亦有很大影響,目前旅客相較過往的消費力度仍然疲弱,對酒精飲料消費力度大幅削弱,他希望政府可以調整政策和措施,讓酒精飲料健康穩定發展,給旅客來澳有休閒舒適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