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上司」致電急用錢騙逾19萬
兩港漢涉收騙款當場斷正


【特訊】司法警察局表示,近日,發現「猜猜我是誰」的電話詐騙案中出現新手法,其中三名本澳居民,誤信騙徒假冒其「上司」急需用錢,損失折合共十九萬三千六百澳門元;司警接報調查拘捕兩名香港男子,追查騙款及在逃人士的下落。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呼籲,切勿在未進一步核實來電者身份前,貿然作出轉帳匯款或將款項交予他人。
被捕的兩名香港男子均無業,分別姓陳,三十五歲;姓黃,三十三歲;涉及巨額詐騙、犯罪集團被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的三名本澳事主包括兩名中年男子及一名女長者。案情指出,於本月十五日晚至前日,兩名男事主手機先後收到一名男子來電,由於聲線相似,誤信對方是其「上司」。該「上司」訛稱會與老闆見面,但身上無足夠的現金,要求借款。兩名事主信以為真,前日上午先後在本澳街上,分別將八萬港元及五萬港元現金,交予由「上司」安排的男子。兩人其後聯絡到真正的上司才知受騙,向司警報案。
司警調查期間,再發現第三名女事主以相同的方式受騙,聯絡她後證實被騙六萬澳門元。上述三人折合共損失十九萬三千六百澳門元。同日下午,第一名事主再收「上司」來電,要求借多十萬元,雙方相約在新口岸交收,事主假裝答應。當抵達現場交收,司警上前拘捕涉案的陳姓男子,同日傍晚根據線索,在港珠澳大橋口岸拘捕離境的涉案黃姓男子。經調查,陳姓男子為犯罪集團「車手」,負責收取上述三名事主騙款,黃姓男子為「車頭」,其拒絕合作,但司警在黃姓男子身上起出陳姓男子的證件,相信是防上陳姓男子收取騙款後逃走。司警正追查騙款及在逃人士的下落。
司法警察局表示,近日,發現「猜猜我是誰」的電話詐騙案中出現新手法。騙徒來電時,會以熟悉的語氣對事主表示「明天到我辦公室商討工作」,讓事主誤以為來電者是其「上司」。隨後,騙徒要求事主新增「上司的新通訊軟件帳號」作進一步聯絡,並假冒「上司」的名義,以各種藉口(例如訛稱遭遇困境、急需金錢等)誘騙事主進行轉帳,甚至要求協助將款項親自轉交至指定人員。
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作出呼籲:如接獲任何來電,對方自稱為任何你認識之人(包括親友、同事、上司),以各種理由聲稱急需資金援助要求借款,切記不可輕信,應先掛斷電話、再親自聯絡該名人士直接求證;即使暫時未能成功與該人直接取得聯繫,亦應第一時間透過其他共同認識之人求證,切勿在未進一步核實來電者身份前貿然作出轉帳匯款或將款項交予他人。
個人通訊軟件帳號、電子支付平台的暱稱,應儘量避免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全稱,謹慎保護個人資料,防止被騙徒利用;如有懷疑,可致電司警局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7777或報案熱線993求助,又或使用司法警察局“反詐程式"查核風險指數及認識各類騙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