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
收藏本頁
星報首頁
昔日新聞
本地新聞
外電新聞
各項專版
共鳴專欄
娛樂資訊
賽狗專欄
廣告業務
報社簡介
澳門日記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9月07日
本地新聞
娛樂資訊
外電新聞
共鳴專版
賽狗專欄
澳門日誌
今日導讀
場地設施預約及活動報名 申請步驟可網上進行 一戶通即起增兩項服務
雜技劇《化‧蝶》集京滬穗三地頂尖藝術家共製 國慶文藝晚會門票發售
離島社諮會關注社區治安問題
當局抽查市售月餅未見異常
廉署紀監會成員參觀廉署設施
衛局呼籲提高警惕預防猴痘
海關辦有獎遊戲推廣知識產權
藥物處方分段取藥下周五實施
澳紅會撥四千五救災包援川地震
生產力加強四大產業標準認知
國家秘密國安法有規定 若有需要向中央查詢 保密法將明確機密定義
誤信網絡男友投資虛擬貨幣多次匯款 女子墮網騙失金三百萬
馬耀鋒:多措施助學生減負
文化局將推出非遺管理指引
內地漢入屋爆竊八萬財物被控
中銀訪各大商會推介貼息計劃
民建聯茶話會分享大廈管理經驗
街總中區辦關注社區助民解困
陳家良:優化一戶通簡政便民
婦聯講座分享親子溝通技巧
新濠服務培訓計劃獲國際獎項
貴州福泉陽戲傳承人周昌智演上萬場古老戲劇
港舉行「光影進校園」活動 10部優秀愛國愛港主題電影播映
九月天宇「大片」扎堆 中秋圓月「準時報到」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簽協議成為 巴黎奧運會公用信號製作機構
港舉行「光影進校園」活動 10部優秀愛國愛港主題電影播映
170年前一封家書連兩岸 當下仍然可以「抵萬金」
中國一天成功發射兩夥衛星 微厘空間一號S3/S4衛星及遙感三十五05組衛星升空
由中國設計製造雅萬高鐵動車組和檢測列車運抵印尼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 一定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正能量」
四川瀘定地震造66人遇難15人失聯 受災群眾已全部獲轉移安置 參與救災之解放軍武警消防醫療等達6千多人
在蘇格蘭接受女王伊麗沙白二世任命 特拉斯正式成為英國首相
李家超重申港抗疫不躺平
英國新政府面臨重重挑戰
普京將視察“東方-2022”軍演
俄通歐天然氣管無限期關閉 歐洲氣價5日漲30%這個冬天難過了
沒有共鳴專版相關的項目!
沒有賽狗專欄相關的項目!
沒有澳門日誌相關的項目!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170年前一封家書連兩岸
當下仍然可以「抵萬金」
【中新社漳州8月24日電】(作者 彭莉芳 張金川 廖珍妹)清道光年間,隨當時閩人大規模遷徙台灣熱潮跨海打拼的青黎應未料到,寄回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老家的一封家書,在170多年後,成為研究閩台關係史的珍藏檔案。
該信函於2009年在南靖土樓一戶劉姓人家中發現,現展陳在南靖檔案館,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台批”原件。雖歷經歲月滄桑,長46厘米、寬25厘米的暗黃色信箋上,字跡仍清晰可見。
漳州是台胞主要祖籍地之一。日前,中新社記者前往漳州探訪時瞭解到,據不完全調查,漳州市民間現存兩岸家書總量約在1萬封左右,面臨流失風險。
專家:當下仍“抵萬金”
“閩南人寫信就叫寫‘批’。”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塗志偉指出,在狹義範圍內,“台批”是兩岸家書更具閩南味的表達。
深入研究閩台文化多年的塗志偉通過調查梳理,將兩岸家書分為兩類,即閩台兩地間親友往來或信息聯系的憑證,以及親屬間銀信合一的往來互動。與僑批單方面接收海外銀信不同,台批中的閩台互動是雙向的,“不僅是遷到台灣的親人寄錢回祖家發展公益事業,家鄉的人也匯錢到台灣,支持親人的發展及當地建設”。
“在通信不發達的時代,信函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載體。”塗志偉表示,在當前兩岸關係緊張的背景下,兩岸家書作為珍貴的涉台文獻資料,仍起著“抵萬金”的作用。
台聯:保護“迫在眉睫”
以台批為主的兩岸家書等涉台文獻資料,承載著兩岸走過共同的歷史記憶。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珍貴的資料大量散落在民間,缺乏重視。
漳州市台聯會長方麗雲是“遷台記憶文獻資料”徵集的有力推動者。她直言,兩岸家書的保護“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目前民間很多兩岸家書存在狀況堪憂。”徵集活動啟動後,方麗雲給相熟的台胞、台屬打去一個又一個電話,聽到最多的卻是:“早些來就好了”“家裡好多信都爛了”……
據方麗雲透露,截至目前,漳州已搜集到文書、照片、證書、族譜名册、書畫等“遷台文獻”檔案文獻2861件,其中兩岸信件139件。
一本名為《霧峰林氏文書集》的閩台相關信函圖書,讓方麗雲驚喜連連。她常在辦公室翻看這本由台灣輾轉得來的繁體書,感嘆台灣的霧峰林家後人將祖上家書往來信箋悉心存檔,也 期盼能聯係上台灣更多有關團體,聯手開展雙向徵集工作,“這樣才能形成完整的兩岸往來鏈條”。
台屬:兩岸“不了情”
今年7月,來自漳州的兩岸同名同宗村南靖縣山城鎮雁塔村的76歲村民徐盛土,向福建省檔案館正式捐贈其祖父百年前與台灣親人書信往來的“手抄本”,以期這份“兩岸同宗同祖同文化的重要歷史見證”得到更好的保存。
“手抄本”在十年前經由媒體報道後,受到兩岸同胞的關注,還意外引出一段宗親的尋根之旅。當年,正在苦尋大陸親人的台灣彰化縣人徐肇宏,憑新聞報道來到雁塔村,追尋到大陸的親人,延續兩岸血脈情緣。
“東海相望同沘日,西窗共剪在何時。”“可憐兩地遙相望,恭愛徒從筆下生。”記者注意到,雁塔村徐氏的“手抄本”用規範的小楷抄錄了當年書信的內容,筆跡歷經百年風霜仍清晰。除了寫盡骨肉親情的思念,還記錄下許多滿懷鄉愁的七律詩句。
徐盛土之子徐志雄說,高祖父20歲隻身渡海赴台,62歲逝于台灣彰化,數十載無法如願落葉歸根的思鄉之苦,都寄情于書信中。
十餘封泛黃的家書、一雙等了38年的鞋、宴席上備有的在台親人的碗筷……東山縣銅砵村寡婦村展覽館內兩岸同胞來往的書信及實物,記錄下特殊時期分隔兩地親人間的“心的呼喚,情的訴說”。
在寡婦村展覽館負責人黃海泳看來,這些書信既承載著台灣與大陸分離的不幸,又維系著兩岸生死相連的親情。
隨著徵集活動的展開,兩岸家書等涉台文獻資料,正走出歷史縫隙,重回大眾視野。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昔日新聞
Ma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2025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0: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今日推薦
場地設施預約及活動報名 申請步驟可網上進行 一戶通即起增兩項服務
雜技劇《化‧蝶》集京滬穗三地頂尖藝術家共製 國慶文藝晚會門票發售
離島社諮會關注社區治安問題
國家秘密國安法有規定 若有需要向中央查詢 保密法將明確機密定義
誤信網絡男友投資虛擬貨幣多次匯款 女子墮網騙失金三百萬
中銀訪各大商會推介貼息計劃
貴州福泉陽戲傳承人周昌智演上萬場古老戲劇
港舉行「光影進校園」活動 10部優秀愛國愛港主題電影播映
港舉行「光影進校園」活動 10部優秀愛國愛港主題電影播映
中國一天成功發射兩夥衛星 微厘空間一號S3/S4衛星及遙感三十五05組衛星升空
由中國設計製造雅萬高鐵動車組和檢測列車運抵印尼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 一定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正能量」
四川瀘定地震造66人遇難15人失聯 受災群眾已全部獲轉移安置 參與救災之解放軍武警消防醫療等達6千多人
友情鏈接
Macao SARG Portal
政府新聞局
旅遊局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治安警察局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
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
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