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3年01月0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世界看好中國經濟「春來早」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新華社記者葉書宏)2023年新年伊始,道路交通繁忙、商圈人流如織。“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煥發生機”“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將來自中國”……從日漸升騰的煙火氣裡,國際媒體捕捉到中國經濟向上向好的積極信號。“中國經濟前景關繫世界繁榮”——人們期待著,中國為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創造新機遇,帶來新希望。
  防疫政策優化激發新預期。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市場持續回暖極大激發了對中國經濟增長及其全球正面外溢效應的樂觀預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說,隨著中國優化防疫政策、出臺利好經濟措施,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均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將穩步回升。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道說,疫情爆發之初,中國以高效管控迅速阻斷病毒傳播鏈,讓民眾生活恢復正常,相信在新挑戰下,中國政府也能以靈活務實的精神、堅定的決心,“重現生機勃勃的經濟與社會生活面貌”。《華爾街日報》援引多名學者觀點說,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將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這對全球經濟“極為重要”。美國《巴倫週刊》評論指出,中國優化防疫政策為本國經濟增添希望的同時,將有力提升世界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   中國大市場釋放新紅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這意味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將會在中央政策加持、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和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中為世界釋放更多紅利。去年前三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7%,其中三季度增長了3.5%。對於中國消費的持續復蘇態勢,外媒給予了普遍關注。彭博社認為,即使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增長正在急劇放緩,“中國也可以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國內需求驅動復蘇的故事”。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援引跨國企業高管的評論說,隨著中國不斷優化防疫政策,中國經濟勢必迎來強勁反彈,“我們很有耐心,將繼續在中國投資。我們看到了強勁的增長前景,未來十年中國將成為更加強勁的消費市場。”
  高質量發展孕育新動能。研判經濟,要看短期波動之形,更要看長期增長之勢。中國經濟穩中求進,以“穩”應對短期衝擊,以“進”積蓄增長之勢,而“進”的動能來自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去年1至10月份,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6%,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近30%。多家外媒關注到,儘管面臨經濟下行和疫情壓力,中國在電動汽車、人工智慧、數字經濟、航太技術、深海探索等領域成就斐然,高質量發展轉型增強了中國經濟創新力和增長可持續性,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西班牙《理性報》報道,西中兩國科技合作不斷推進,為雙方企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彭博社則提示投資者不要誤判中國——中國專注於通過產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的增長,向製造更優質、更有價值的產品轉變。
  高水準開放創造新機遇。海南自貿港揚帆起航,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持續縮減,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消博會再創佳績,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捷報頻傳……任憑風浪起,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意志始終不移。擴大市場準入,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高標準經貿協議,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一系列旨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政策部署,讓“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的普遍共識更加清晰。多家境外媒體認為,當前全球跨國投資低迷、經濟復蘇乏力,一個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的中國,已成為跨國公司的“避風港灣”和業務增長的重要動力,中國大市場“不可替代”。
  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中國經濟雖面臨不少挑戰,但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日益完備,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前行,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展望新的一年,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一個春意盎然的中國必將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重大利好,注入強大信心。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