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
收藏本頁
星報首頁
昔日新聞
本地新聞
外電新聞
各項專版
共鳴專欄
娛樂資訊
賽狗專欄
廣告業務
報社簡介
澳門日記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4月10日
本地新聞
娛樂資訊
外電新聞
共鳴專版
賽狗專欄
澳門日誌
今日導讀
一至二月電騙網騙同比激增防騙工作迫在眉睫 司警局反詐程式上線
女子墮公檢法陷阱受騙徒指示匿藏外地 司警赴墨西哥成功解救
澳門消費第三百六十七期出版
鹹潮期結束本澳供水安全穩定
工聯爭取深合區建職業學校
七旬男子染流感呼吸衰竭病情危重
特區與哈薩克簽互免簽證協定
竹戰不抽水不屬非法賭博
M嘜認證助企業升級轉型
橫琴發佈使用數字人民幣倡議書
賀一誠與浙政協主席交流兩地合作
衛生局至三月控煙巡查逾六萬八千間次 首季檢控個案逾千宗
驗放優化 居民稱通關過程順暢 琴岸隨車廳正式啟用
斷捨離學會每週三共享體驗
研究院發佈資產證券最優機制 提供經濟轉型升級政策建議
新馬路坊會訪盲人重建中心
銀河泰巨星演唱會完滿舉行
永利皇宮交響綺旅嶄新詮釋經典
殘疾人士運動日週日舉行
中總冀蘇澳協同合作發展
竹內亮紀錄片《再會長江》在日首映觀眾感慨萬千
從藝80載指揮家曹鵬說 音樂就是要為社會服務
99歲曹鵬再登台揮棒 用音樂「擁抱」自閉症孩子
中國網絡媒體論壇解碼 中國「新文化」走紅海外
港流行文化節舉行 主題為也文也武展現港文化能文能武
電影之美在東西方怎樣共通
習近平晤俄外長拉夫羅夫 強調支持俄方打擊恐怖主義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在北京與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西米納舉行會談 習近平:願中密加強各領域互利合作 中方將繼續為太平洋島國發展提供力所能及支持開展多方合作
王毅與俄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談 中俄願一道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光明前景
偕台灣青年在盧溝橋畔聽抗戰親歷者述史 馬英九:希望後輩振興中華
中方為維護國際公道正義 行使否決權受到廣泛支持
香港特區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 李:望小組能增強市民對國家認同
梧州舖面火災致5死
內塔尼亞胡稱 以軍進攻拉法 「有一個日期」
沒有共鳴專版相關的項目!
沒有賽狗專欄相關的項目!
沒有澳門日誌相關的項目!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電影之美在東西方怎樣共通
【中新社北京3月27日電】(中新社記者 高凱)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意大利留學生,意大利著名電影人馬可•穆勒于20世紀70年代在華留學期間觀摩了很多中國影片,結識了謝晉等電影人,對中國電影產生濃厚興趣。返回意大利後,馬可•穆勒積極在歐洲組織中國電影展,譯制中國影片,發表文章,出版書籍,最大程度地推介中國電影及文化。
馬可•穆勒曾掌舵威尼斯、羅馬、佩薩羅、鹿特丹、洛迦諾等多個國際電影節並以電影節總監、選片人、顧問等身份,將更多中國電影推向國際。
近期,馬可•穆勒(Marco Müller)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就其與中國電影的淵源,電影在文化交流中的價值及中國電影未來發展等話題分享他的思考和見解。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是什麼契機令您開始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您是如何與中國電影結緣的?
馬可•穆勒:我本科階段學習人類學,20世紀70年代來到中國留學,一些機緣之下進入遼寧大學進修大眾文學,我的老師王向峰教授對中國古典美學的講解,給我帶來很大震撼,至今記憶猶新。從老師那裡,我第一次瞭解到《文心雕龍》的美學思想,中國文化的“畫幅”由此打開,中國古典美學和審美思想給了我很多啟發。
有了美學鑒賞的基礎,中國電影一下子就吸引了我。1977年,我在南京一個戶外籃球場觀看露天電影,謝晉導演的《紅色娘子軍》,從此迷上謝晉導演和中國電影。那一時期我還看了很多中國老電影,如《神女》《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等,感受到它們獨特的審美思想,被深深吸引。
中新社記者:在您眼中,中國電影的吸引力從何而來?您在很多場合表達過對謝晉作品的喜愛,您認為謝晉電影有何特別之處?
馬可•穆勒:中國電影起初最吸引我的,是其對情感的處理非常細膩,有感染力,創作者對微妙情感的感知力被呈現在大銀幕上。從我的個人感受來說,中國電影在與觀眾的情緒溝通上做得非常出色,雖然表達方式含蓄,但引發觀眾共情的“突破能力”非常強。
1978年底,我爭取到和謝晉導演見面的機會。第一次見面我們就開始談老電影,他是帶我深入瞭解中國電影的導師,告訴我一定要看哪個時代的哪些作品。在此後的多年裡,我向他學習了很多。
謝晉對電影的研究廣泛且深入。他不僅對當時世界上的各種電影潮流有研究,更將自身對中國傳統戲曲、繪畫等傳統藝術的深入領悟,呈現在電影作品中,使作品極具“東方浪漫之美”。
中新社記者:您曾掌舵多個國際電影節,把《原野》《黃土地》《大紅燈籠高高掛》等經典影片及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賈樟柯等導演推向國際舞台,最大挑戰是什麼?
馬可•穆勒:最初接觸中國電影時,我就認為這些影片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因為當時世界上對中國電影的瞭解幾乎是零。1978年回到意大利後,我開始在歐洲組織中國電影展,譯制中國影片,發表文章,出版書籍等,作了很多努力。
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問題當然是文化差異和翻譯。比如謝鐵驪導演的電影《早春二月》有非常濃厚的情感,有典型的東方之美,但如果不瞭解當時的中國社會、歷史風俗,對原著小說作家柔石及當時的中國文學也是完全空白的印象,理解這部電影就會有很大障礙。
再比如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黃土地》,如果不理解歷史背景,很可能看不明白這部電影。為此,我們需要在面向國際觀眾的影展活動中,盡可能多提供相關資料,比如在翻譯中專門加入一些元素,幫助觀眾理解這部電影的背景。
近些年,中國出現一批扎根本土、面向海外的銷售公司,在文化翻譯上作出了很多有益嘗試。此外,還有一個助力是聘請海外比較成熟的剪輯師觀看影片的定版,提提意見,他們往往既能瞭解導演的創作意圖,又熟知更為國際化的畫面表達,從這個意義上說,剪輯師也是幫助全球觀眾看懂電影的“翻譯家”。
中新社記者:您對好電影有怎樣的評價標準?不同文化會否造成電影欣賞障礙?東西方電影之美如何共通?
馬可•穆勒:其實像所有觀眾一樣,能打動我的,我認為就是好電影。不可否認,不同文化會造成作品理解上的障礙,但我認為它絕非不可克服。一部好的電影真正打動人的部分,其實穿透力極強,足以突破任何障礙。
在暗下來的影院,當漆黑的銀幕亮起來,在其後約兩小時中,好的電影會讓人忘記自己是誰、屬於哪個文化圈層,觀眾可以、也願意以另外一雙眼睛去看世界、看人生,不會特別在意自己的眼睛屬於哪裡。當影片結束、身邊的世界再次亮起來,觀眾的情緒很難一時抽離,會產生想去瞭解銀幕上世界的強烈渴望。我認為這就是電影對於不同文化間交流最直觀的作用,非常感性,水到渠成。
中新社記者:對中國電影,您感受到怎樣的發展脈搏?對國際舞台前的中國年輕電影人,您有何建議?
馬可•穆勒:中國電影發展很快,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我非常贊賞中國第五代電影人的探索精神,他們以不斷創新的表達方式給人們帶來驚喜。在我看來,當下中國電影人的創作也有屬於自己的鮮明特點,比如地方文化呈現、善用方言叙事等,這些都是對中國文化更為生動的表達。
越來越多中國年輕電影人,開始嘗試商業化和大眾化的電影。
可貴的是,他們中不少人非常注重個人風格和藝術性。我對他們的建議是,一方面多研究和學習國際電影市場的需求和趨勢,瞭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和共通之處,以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繼續探索不同的創作方向,全力表達中國電影對當下的時代情感。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一至二月電騙網騙同比激增防騙工作迫在眉睫 司警局反詐程式上線
女子墮公檢法陷阱受騙徒指示匿藏外地 司警赴墨西哥成功解救
賀一誠與浙政協主席交流兩地合作
衛生局至三月控煙巡查逾六萬八千間次 首季檢控個案逾千宗
驗放優化 居民稱通關過程順暢 琴岸隨車廳正式啟用
中總冀蘇澳協同合作發展
竹內亮紀錄片《再會長江》在日首映觀眾感慨萬千
從藝80載指揮家曹鵬說 音樂就是要為社會服務
習近平晤俄外長拉夫羅夫 強調支持俄方打擊恐怖主義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在北京與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西米納舉行會談 習近平:願中密加強各領域互利合作 中方將繼續為太平洋島國發展提供力所能及支持開展多方合作
王毅與俄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談 中俄願一道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光明前景
友情鏈接
Macao SARG Portal
政府新聞局
旅遊局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治安警察局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
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
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