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資助整合至免費教育津貼

【特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將於新學年起,整合三項向學校發放的資助至免費教育津貼。當局表示,新做法可透過免費教育津貼方式計算每班所得的資源金額,歸一處理程序及監察,而2023/2024學年總資助金額預算與去年相若,約三十八億多澳門元。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第19/2006號行政法規〈免費教育津貼制度〉》行政法規草案。行政會發言人、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為合理調配教育財政資源,簡化處理資助項目的工作,提升行政效率,特區政府修改現行《免費教育津貼制度》行政法規,在不增加特區政府教育經費總預算和不減少對學校財政支援的前提下,自2024/2025學年起,將數年來向學校發放的「特殊教育班級補助」、「職業技術教育補充資助」及「優化班師比或師生比資助」三項資助整合至免費教育津貼。法規自二零二四年九月一日起生效。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代局長阮佩賢指出,2023/2024學年免費教育津貼及三項資助總預算約三十八億多元,新學年整合後總資助金額與去年相若。她又稱,現行免費教育津貼一年分兩期發放,三項資助併入免費教育津貼後,會以同樣方式發放,將可簡化資助項目的處理,增加行政和監察效能。她舉例,獲免費教育資助的特教班別,收取特教班級補助時,要另行申請及提交資料,導致同一班別有不同經費來源,整合後可透過免費教育津貼方式,計算每班所得資源金額,歸一處理程序及監察。
阮佩賢亦指出,隨著出生率下降,個別學校未達小班制人數下限,免費教育津貼不足維持學校所需,教育基金設立的促進學校發展津貼,可向學校提供額外財政支援,以支持學校運作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