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蘇道樂吸引300學生市民欣賞

【特訊】澳門道教協會與澳門道樂團舉辦音樂會,邀請本澳及蘇州樂團宣傳第一批及第三批國家非遺道教科儀音樂。主辦單位表示,這幾年培育了不少年輕的接班人,希望能做好傳承工作。
為慶祝澳門特區成立二十五周年,澳門道教協會和澳門道樂團,邀請蘇州市道教協會姑蘇仙樂團來澳,昨午假文化中心小劇院舉行「澳蘇道樂欣賞會」,吸引城市大學、理工大學學生及市民近三百人出席,欣賞第一批國家非遺的蘇州道教音樂、第三批國家非遺的澳門道教科儀道教音樂,以及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澳門八音鑼鼓。
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鋕表示,希望與不同地方的同道團體透過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持續的推廣,共同弘揚國家非遺、道教文化。可喜的是,今次吸引到許多來自多間大學的學生踴躍出席欣賞這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又指,協會近年積極培養年青接班人,傳承澳門非遺的八音鑼鼓。
欣賞會開始前,舉行「青年人《道德經》歌曲創作比賽典禮」。欣賞會上半場由澳門道教協會法務團、澳門道樂團、澳門少年道樂團呈獻多首具本土特色道樂,包括澳門八音鑼鼓《朝臣大戰》。澳門少年八音鑼鼓團演奏澳門八音鑼鼓《九轉》,現時團中少年敲擊樂手及吹管樂手,經多年學習和鍛煉,為觀眾敲出八音鑼鼓傳承的鼓樂聲。「2024《道德經》中學生歌唱比賽」的校際及組合亞軍中葡職業技術學校歌詠唱團和勞校中學四人合唱組,分別獻唱《道德經》第五十四章和第二十二章,與來賓和觀眾們分享參賽成果。
下半場先由「2024青年人《道德經》歌曲創作比賽」獲獎者演唱其得獎作品,其後由蘇州姑蘇仙樂團展演。該團展演曲目包括描繪「春風拂拂,碧園桃開」意境的《碧桃花》,表達道教徒對玉皇大帝的尊崇的《玉皇頌》,由笛子主奏表達人們對漢唐盛世追思的《望長安》,用八千年歷史的中國樂器塤演奏《莊子》的《逍遙遊》,最後以蘇州道樂代表性曲牌《步步嬌》和《百花園》為欣賞會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