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話劇滬演
【新華社上海4月10日電】(記者許曉青)擁有逾40年悠久歷史的香港話劇團9日在上海徐家匯「上劇場」宣佈,2018年度該團有兩部粵語話劇作品《最後作孽》和《親愛的,胡雪岩》將赴這座「賴聲川專屬劇場」演出。
「這座‘專屬劇場’不是只演出台灣表演工作坊的原創作品,劇場誕生2年多,我們醖釀多時,這是首次邀請外來團體進駐演出,就選擇了香港話劇團。我希望更多符合上海觀眾欣賞品味的香港舞臺作品都能夠來到這裡。」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直言不諱。
「上劇場」負責人丁乃竺巧妙地把《最後作孽》和《親愛的,胡雪岩》赴上海演出,比作「港味」碰撞「台味」——話劇演出班底來自香港,劇場運營則是台灣團隊。
誕生於1977年的香港話劇團,製作並演出了近400部古今中外經典名劇和香港本地原創劇目,不僅為港島增添人文藝術氛圍,也見證了內地改革開放歷程。
香港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最後作孽》導演馮蔚衡回憶,早期到內地演出,往往有觀眾問「今天的演出是粵語還是普通話」,他們希望劇團都説普通話,否則就會覺得「文化有隔膜,聽不懂」。而現在到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演出,觀眾同樣問這個問題,希望的卻是劇團保持粵語特色。
「這體現了內地觀眾的包容度不斷提高,舞臺上下彼此的認同也在增加。」馮蔚衡説,當一個劇團保持了自身的語言特點,就有機會在舞臺上展示更多表演技藝。
讓賴聲川更為感慨的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他曾連續擔任香港話劇團的藝術顧問,每年就劇目選排向劇團提出建議,他一再要求劇團「多一點原創,少一點複製」。香港話劇團聽取各方建議後,逐步將創作重心移向直接反映香港都市生活的現實主義「港味」作品上。
5月將在「上劇場」演出的《最後作孽》就是一部批判拜金主義、反思家庭教育的香港本土話劇新作。
賴聲川説,多年來,特別是在經歷了《如夢之夢》香港版、《暗戀桃花源》兩岸版及香港版的排演後,他更加體會到海峽兩岸和香港的舞臺藝術合作大有可為,彼此碰撞出的文藝火花將惠及更多觀眾。